第14章 考验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在武阳六人入住下来了解了这里的大致情况后,得知原来杨不拙近几年一直隐居在此,手下有十多人,皆是能力不凡者,之前几人上山遇到的两人分别叫:典杰、孟义。在这幽岷山资源丰富,杨不拙等人都是自给自足,所以很少下山,与外面基本隔绝,这也是武阳等人之前苦寻无果的原因。
第二天清晨,天光微曦,幽岷山的山谷依旧弥漫着浓重的雾气,整个山谷被一层薄薄的白雾包裹着,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仙境。空气清新,山间小溪潺潺流淌,树叶在微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一切都显得安静而宁谧。然而,武阳却没有心思去感受这片山间的宁静,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昨夜杨不拙所说“考验”的疑惑和紧张。
昨夜,杨不拙没有再多言,简单而又坚定地告诉武阳一行人,若是要习文修武,武阳必须通过他的考验。他从未经历过类似的考验,不由得心生疑虑,毕竟他已经习惯了刀光剑影的生活,面临的是敌人,而非自己的内心。杨不拙神秘莫测的话语,在武阳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早餐过后,杨不拙便带着武阳和赵甲五人来到了幽岷山的山谷深处。他站在一处开阔地带,四周被高山环绕,云雾缭绕,气氛显得格外肃穆。杨不拙的身影看起来像是山中的一部分,沉稳、安静、内敛,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武阳,”杨不拙转身看向他,目光深邃,语气平静却不容忽视,“你是故人之子,我必定会好好照顾你,尽我所能帮助你。但若想真正跟随我修行,无论是文还是武,都必须经历我为你设下的考验。”
武阳微微一愣,这突然出现的考验令他有些意外。他看向杨不拙,眼神中闪过一丝迷惑。
“什么考验?”他忍不住问道。
杨不拙淡淡一笑,目光投向远方,仿佛在凝视着那条通往远处山脉的道路。“这座山不是普通的山,幽岷山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树叶,都有它们的意义。”他说,“你们来这里,并非仅仅为了学文修武。你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山。若想登上山顶,必须先征服内心的恐惧与犹豫。”
“内心的恐惧?”武阳的眉头轻蹙。他觉得自己经历过许多生死场面,早已没有什么能够让他畏惧的东西。
杨不拙转过身,看着武阳的眼睛,语气沉稳:“不仅仅是你们的肉体,修行之路,首要的就是你们的心。你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山,只有越过这座山,才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他稍作停顿,目光如深潭般凝视着眼前的武阳,似乎在等待他消化这些话的含义。“这条路,不是别人可以为你走的,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是否跨越。”
武阳心头一震,似乎理解了杨不拙话中的含义。他平日里靠着剑锋和策略生存,但这一路走来,自己似乎忽视了内心的很多东西。内心的软弱、恐惧、不确定,才是他真正需要面对的。
杨不拙接着说:“我并非要让你经历生死之战,而是让你面对自己内心的迷茫与困惑。”
“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武阳低声自语,眼神渐渐沉静下来。他从这一路的以来,杀敌没有一百也有几十人了,但现在,他却发现,自己最难面对的,似乎不是敌人,而是自己。
杨不拙轻轻点头:“你有一日的时间去准备,明日便开始考验。”
武阳和赵甲五人相互看了一眼,彼此间没有言语,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疑惑与不安。武阳能感受到这份不安,也深知这场考验并非简单的试炼,而是对他个人灵魂的拷问。
杨不拙并未多说,转身缓步走向山谷深处,留下武阳和赵甲五人站在原地,心情沉重。武阳深吸一口气,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依靠剑锋与意气用事的武阳,而是站在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上,面临着自己内心的真正挑战。
“咱们别这么沉重,先散散心,明日再说。”武阳回过神,低声说道。赵甲五人点了点头,默默跟随武阳一起走向山间的小道,心中各自还是充满了难言的沉重。幽岷山的美景无疑让他们放松了些许,但内心的焦虑却并未消散。
————
武阳早早地从房屋中走出来,站在山谷的边缘,望着远处那座群山环绕的幽岷山,心中充满了压力和不安。
“今天就是考验的日子了。”他自言自语,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他知道,今天的考验将决定他是否能够真正站在杨不拙的门下,开始他的修文修武之路。
山谷的另一边,赵甲五人早已站定,他们并没有说话,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几分紧张和期待。他们知道,武阳的命运将随着今天的考验发生变化,而他们的去留也将取决于武阳的考验结果,所以五人都在心里为武阳祈祷。
不久,杨不拙缓步走来,身形依旧如山岳般稳重,气度非凡。他并没有多言,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武阳和赵甲五人,目光平静如水。
“准备好了吗?”杨不拙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武阳深吸了一口气,坚定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考验,更是一次人生的转折。他心中默默告诫自己:不管如何,必须全力以赴。
“好。”杨不拙简短地说道,“考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考验,是要你对天下大势作出分析,尤其是乾元皇朝及其下属国的局势。写一篇有命名的天下策论。”
话音刚落,周围围观的赵甲五人和杨不拙的那些手下也不禁纷纷瞥向武阳,眼中带着期待和好奇。武阳心中一凛,这第一个考验的难度,远超他的想象。
“天下策论……”他默念着这个题目,心中涌现出各种复杂的思绪。乾元皇朝的局势扑朔迷离,战乱四起,而那些下属国之间的权力斗争更是暗流涌动。若真要写出一篇合格的策论,他必须将这些纷繁的局势一一理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