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易经往事 (第2/2页)
刘铁嘴也没多想,毕竟前些天收了人家珍贵的东西,正愁没机会报答呢。见李老二这么感兴趣,就又慷慨地送了他两本《奇门遁甲》和《梅花易数》,让他平日里没事儿的时候好好钻研。
“多谢铁嘴哥这些日子的悉心指点,让我知道这行里原来藏着这么多门道。”李老二满脸感激,拱手谢道。
刘铁嘴哈哈一笑,摆了摆手说:“这可不叫门道,这叫文化!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咱这行里的学问,那可是浩如烟海,深着呢!”
李老二一听,兴致更高了,眼睛放光,说道:“今天收摊早,咱哥俩儿何不再去喝一杯?”
刘铁嘴一拍大腿,点头称是:“好啊!今儿个我请客,还没好好谢你赠宝呢!”
两人收了卦摊,又来到上次的小馆子。这次刘铁嘴出手阔绰,点了四个硬菜:炒肝尖,炸虾段,烧鹅掌,熘鱼片。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老二的脸已经红扑扑的了,他又缠着刘铁嘴,央求道:“铁嘴哥,再给我讲讲算卦的趣事呗,尤其是那个周文王的故事,我还想听。”
几杯老酒下肚,刘铁嘴的话匣子就像被打开的水龙头,关都关不住:“老二啊,咱算卦这行,要说祖师爷,那还得是周文王。”
“想当年,周文王时期,有个叫武吉的年轻人,每天靠打柴为生,养活体弱多病的老母亲。有一天,他挑着柴去集市上卖,突然,一匹受惊的马像发了疯似的冲了过来。旁边一人吓得慌忙避让,结果倒霉透顶,一头撞到了武吉的扁担上,就这么巧,那人当场就没了气儿。”
“这时,在一旁的姜子牙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把武吉拉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悄声说道:‘赶紧回家,按我说的做,不然你可就被官府判成死罪了。’说完,就在武吉耳边嘀咕了一番。武吉听完,撒腿就往家跑。回到家,他按照姜子牙说的,在家挖了一个地窖,在地窖里点上了四十九盏长明灯,自己就坐在里面,像个神秘的隐士。”
“再说武吉在城门撞死了人,官府的人很快就来了,可武吉早就没影了。他们一番调查,追到他家里,却只看到老母亲病恹恹地躺在炕上,哪有武吉的人影?没办法,只好回去复命。”
“周文王得知此事后,掐指一算,占了一卦。卦象显示,此人已在土下,那意思就是已经死了。这案子也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结了。”
“一年以后,有人告诉文王,说看到那个卖柴的武吉了。文王一听,大惊失色,他的卦象可从来没错过啊!于是,他立刻派人把武吉抓来审问。武吉没办法,只好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文王一听,就知道这是遇到高人了。于是,他四处寻访姜子牙。你还别说,文王还真找到了姜子牙。”
“这两人一见面,就像干柴遇到烈火,一拍即合。他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年龄相仿,又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伐纣;还有共同的爱好——占卦。所以说,他们俩那是志同道合啊!也有人说,周文王的占卦之术,有些是跟姜子牙研讨交流学来的。不过,这历史太久远了,也没法考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