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 白亭董女谈诗 凝翠馆兰姑设宴 (第2/2页)
宰银蟾出谜:“我出‘重庆’,打《孟子》里的一句。”婉如分析道:“《孟子》里‘祖’字很少,至于‘父父子子’,那是《论语》里的内容。”掌骊珠猜出:“一定是‘父子有亲’。”题花评价:“这个‘亲’字借得很有意思。”
兰言提醒道:“今天主人得早点安排酒席才好,我们早点吃完饭,看完宝云姐姐准备的灯,大家回去也好休息休息。昨天忙了整整一夜,今天要是再拖得太晚,我可就撑不住了。”兰芝回应:“既然这样,我就不再准备点心了,让他们早点准备饭菜。但现在时间还早,诸位姐姐再猜几个灯谜,过一会儿就请大家入席。”
谭蕙芳出题:“我出‘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打一个药名。”叶琼芳猜出:“是不是‘无根水’?”蕙芳确认:“妹妹猜对了。”燕紫琼评价:“如果不是‘无根’这两个字,就不能体现出立刻干涸的意思,这个谜底真是既贴切又自然。”
林书香说:“我出‘辙环天下,卒老于行’。”秀英猜出:“一定是‘尽其道而死者’。”书香点头认可。颜紫绡悄悄问兰言:“姐姐,为什么听了这几个灯谜,你一直在摇头?听说姐姐精通看相,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吗?”兰言小声说:“我看玉英、红英、蕙芳、琼芳、书香、秀英六位姐姐的面相,都带着不得善终的迹象。那玉英姐姐就算能逃过一劫,也免不了一生独守空房。没想到这些‘黄泉’‘无根’‘生死’之类的字眼,偏偏都出自她们妯娌、姊妹、姑嫂六人之口,难道不奇怪吗?”颜紫绡又问:“那你看我怎么样?”兰言说:“姐姐骨相清奇,将来肯定能名登仙箓,位列仙班。到时候,只要姐姐能把我从苦海里救出来,也不枉我们同门一场。”颜紫绡不信地说:“我能成仙?简直是做梦!”兰言神秘兮兮地说:“以后你就明白了。”
红红说:“你们俩在聊什么呢?我出个灯谜给你们猜。谜面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打一个曲牌名。”掌骊珠称赞:“姐姐的谜面真是优美动人!”枝兰音猜出:“是不是《梅花塘》?”红红确认:“正是。”素云点评:“这七个字就像是梅花塘的一幅小画,完全是根据谜面发挥,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宰玉蟾出题:“我出‘不重伤,不禽二毛’,打一个古人名。”蒋月辉猜出:“是不是斗廉?”玉蟾肯定:“正是。”紫芝打趣道:“你当年在小瀛洲和那四员小将打仗的时候,心里就有这种爱惜之心吗?将来银蟾姐姐和史公子成亲了,要是有人感激你当年不重伤他们的恩情,肯定会托他们来给你说媒呢。”玉蟾佯装生气道:“等会儿抓住你,再跟你算账!”
阳墨香说:“我出‘事父母几谏’,打一个鸟名。”瑶芝疑惑道:“世上哪有这么孝顺的鸟儿?”田凤翾猜出:“是不是子规?”墨香确认:“正是。”锦云评价:“‘事父母’三个字紧扣‘子’字,‘几谏’二字紧扣‘规’字,既贴切又自然,可以说是鸟名谜中的佳作。”
米兰芬出谜:“我出曲牌名《刮地风》,打一个物名。”井尧春猜出:“是不是拂尘?”兰芬肯定:“正是。”花再芳提出异议:“依我看,只用‘刮风’两个字,就可以拂起灰尘了,何必多加一个‘地’字呢?这不是多余的吗?”春辉解释道:“这个灯谜的精妙之处,全靠这个‘地’字,它把‘尘’字扣得非常紧。如果没有‘地’字,任何东西都可以被拂动,怎么能单单指拂尘呢?而且还有……”
玉芝不耐烦地打断:“够了。今天要不是春辉姐姐在这儿评论,还能多听几个好灯谜呢。评论也就算了,还非要岔开话题,甚至扯到脚指头上去,你说让人心里烦不烦?刚把脚指头的事儿闹完,紫姑太太‘适蔡’也来了,题姑太太‘汉子’也来了,出这些刁钻古怪的灯谜,我一个都猜不着,你还在这儿说个没完。”紫芝接着说:“妹妹别急。我出个简单的,保证你能猜着。谜面是曲牌名《称人心》,打一个物名,是如意。你猜。”题花故意逗她:“这谜又打物名,又打如意,可真难猜啊!”紫芝反应过来,懊恼道:“哎呀!我又说漏嘴了。”
秦小春说:“我出‘张别古寄信’,打两个曲牌名。”玉芝无奈道:“我对曲牌本来就不熟悉,还要猜两个,这更难了。”崔小莺猜出:“是不是《货郎儿》《一封书》?”小春肯定:“正是。”紫芝打趣道:“你们二位要是想下棋,可得提前招呼我一声。”小莺不解:“告诉你干嘛?”紫芝笑道:“我好打扫场地呀。”
闺臣出题:“我出‘老莱子戏彩’,打两个曲牌名。”秀英猜出:“是不是《孝顺儿》《舞霓裳》?”
这时,丫鬟进来禀报:“酒已经准备好了。”毕全贞说:“今天这场猜灯谜,也算是激烈的‘战斗’了。现在既然要入席,我出‘鸣金’,打《孟子》里三个字。”言锦心问:“是不是姐姐的本家姓氏相关?”全贞点点头。众人一脸疑惑。周庆覃恍然大悟,笑道:“我明白了,一定是‘使毕战’。”全贞笑着说:“正是。”春辉点评:“这个灯谜不仅‘毕’字借得恰到好处,‘使’字也很有韵味。”
兰芝说:“今天的聚会,可以说是非常热闹了。我出‘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打一个曲牌名。”众人听了,一时都没有头绪。绿云打破沉默:“他们几位姐姐太谦虚,都不肯猜,我猜出来了,是《集贤宾》。这才真正是对景挂画呢!”
众人站起身,到外面散步洗手。兰芝把大家让到凝翠馆,依旧撤掉十三桌,摆上十二桌,按照昨天的次序,大家围成一圈坐好。兰芝按照惯例,免去了敬酒上菜的繁琐礼节。酒过几巡,大家把昨天写的诗稿拿出来,互相传阅,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