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赴宴荣府 (第2/2页)
前院已经开饭了一段时间,不远处跑来了一个小斯在饭桌不远处驻足,声音不大不小的报道:
“知县大人到!”
众人瞬间停止交谈,放下碗筷酒杯待人走进后,除了荣老爷子皆是站起身来,都是躬身一礼。
杨知县是故意晚来的,虽然碍于这老家伙的势力所以不得不来,但是怎么也不能让他舒服,就说要晚来让他没面子。
荣老爷子气定神闲的夹起菜吃了一口,等着这割了自己面子的人。杨知县走到老爷子身旁的位置坐下,然后对众人挥挥手示意坐下。这就是给了荣老爷子一个下马威。
然后假笑着举起一杯酒没有敬老爷子直接一口饮下,才悠悠说道:“公务繁忙,本官来迟了望荣老将军莫怪呀!”
老爷子虽然内心很不舒服却还是夹起一粒花生到杨知县的碗里,又示意下人斟酒,说道:“杨大人为人父母官,整日操劳真是辛苦了。怕不是很快就要升迁了吧!”
“哪里哪里,为官之职罢了。本官也并未做出什么成绩,这升官之事可不敢想。”
荣老爷子:“哎,杨大人这是什么话,以你的聪明才干迟早要升尚书。”
杨知县听了这话却没有开心,只是打开折扇晃了晃。发现有些发冷又合了起来。
马上老爷子又对身侧另一人开口道:“沈举人,朝廷应该很快就会给你安排职位了吧!”
身侧书生打扮的年轻人站了起来恭敬的行了一礼,回话:“是的,现下是在等京中下旨。”
老爷子挥手示意让人坐下,看了一眼杨知县又开口道:“现在京中确实有很多空缺职位,你的才学从八品未尝不可呀!”
沈举人听到老爷子赞赏很少欣喜,听说老爷子在京中很是有人脉,既然都这么说了是不是已经有了消息。
一旁的杨知县瞬间拉下了脸,当初自己也是考上了举人,又娶了正五品光禄寺少卿的嫡女为妻。后来被安排从八品官职,本以为岳家会帮衬自己升正八品,没想到居然拒之门外。
等自己好不容意往上爬了些,岳家又得罪了新贵导致自己又跌了下来。后来自己机缘巧合之下受一位贵人赏识,后来达成合作之后就可以官拜三品。
现在这老头子当着自己的面说一个新人就能从八品,还说京中空位很多,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干了那么多年还是个知县。
杨知县冷笑然后吃着菜,等两人言语完了才开口道:“现在国家发生战事,人才紧缺怕是要随军做官吧!”
这句话一出口吓的沈举人愣在原地,而老爷子还是气定神闲的给人夹菜,然后靠在椅子上看着杨知县道:“这倒也是有可能。”
轰的一声沈举人感觉被雷劈了,自己寒窗苦读多年本想做个小官接父母家眷一起享福的,没想到现在要随军从文。若是军队不敌敌军自己不就命丧黄泉了吗?
杨知县看这新人被这么一句话就吓的不知所措,真是丢脸啊!
但随即老爷子又开口道:“但世事无常,说不定哪天县令就空缺了一个,老夫在为你举荐一番,县令的位置还是很好做的。”
说完不屑的看了一眼杨知县,老爷子知道这人是七王爷的人,现在怕是等着受赏识升官吧!只是自己在京中的势力,阻碍一个小小知县升官还是绰绰有余的。
想到今晚的目的,前戏已经唱起,后戏现在可以开始了。
荣老爷子和善的看着杨知县,道:“听说清河县城内现在聚集了三个县的流民,唐知县大开粮仓救济,确是供不应求呀!上书朝廷发赈灾粮还有些时日才到,不知清河知县可有给扬大人来信一封求助呀!”
原来是来求梁来了,难怪自己与荣家本无交情,又怎么会下帖子叙旧,现如今又宴请了那么多人。
“唉,这件事本官也很是苦恼啊!当初新粮一收就上供了大半进京,现如今战事吃紧,我县也开始涌进流民,怕是顾不上清河了。”原来是奔着粮食而来。
老爷子:“哦,居然如此为何不与各家梁商借买,朝廷的救济粮不日便可到达,到时归还便可。如今救济清河的百姓要紧呀!”
听到老头子的话就知道在质问自己,为什么没有跟粮商协商买梁救济清河了。内心轻哼面上则是一脸的苦恼:
“何曾没有协商,只是他们也是库存不多,本官洽谈了多家皆是因为战事断了货呀!”
老爷子:“原来是这样啊!”
说完看向桌上的众人,此时的饭桌上都是县城里的粮商老板。加上老爷子一桌人正好十三人,就像一幅名画‘最后的晚餐’。
其余人都偷偷看向杨知县,然后又默默放下筷子,桌上瞬间鸦雀无声。沈举人似乎知道了什么,随即开口道:“荣老太爷,虽然后生家中并不富裕,但愿为清河百姓的温饱捐赠银两。”
老爷子很是欣赏这年轻人,会来事。然后哈哈大笑的拍了拍沈举人的肩膀,非常欢喜的道:“后生可畏呀!如此大义心善定能做个好官。”
扫了一眼桌上的众人又看着杨知县透露着威压气势和威胁的口气到:“那我荣府也不能冷眼旁观,决定捐献三车布匹和用品,银钱三百两跟众位老板再购买些粮食前往清河救济。”
杨知县听了这话有些狐疑,总觉得这是要套路一众人跟着捐梁。只是自己已经表明了现状,又有谁敢跟自己作对捐梁卖粮。
一旁的沈举人又开始拍马屁,道:“老太爷真是心善,这些粮食也能支撑几日了。”
老爷子还是一直看着杨知县,然后有些意味不明的笑:
“如今天干物燥,入夜恐有燎火升起,捐了这么些也好,不然大火燃起怕是落得个一场空。若只是身外之物便罢了,万一人没了可就不好了,是吧!知县大人,今晚怎么没带着你家煦哥翎姐来赴宴,让我这老头子看看大人家的孩子有‘多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