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第七个年头:在越州城 (第2/2页)
出发前一天下午,林则偷偷找来了,三人出门“和和气气”地坐下吃了一顿饭,还带上了狗儿子,走之前林则掏出了一封信,言是他父亲所写。
若谷表哥父亲,顾长晏亲舅舅。
回到驿馆,打开信封,两个脑袋凑在一起看。
信上没交代什么重大事情,只是说了一下对顾长晏这个外甥的牵挂,说如果有机会就来他母亲坟前看一看,说林家不会来“烦”他,交代他要做个好官,信的最后又建议两人收养个孩子。
字里行间,平平淡淡,真心实意。
温长宁看完放下心来,随后又忧心看向顾长晏。
温长宁家庭状况:父亲是孤儿,母亲是独生女,父母生他晚,他亲人本来就不多,加上外公外婆在他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没近亲,从前逢年过节他们一家三口都不走亲戚的。
每次都喊林则为若谷表哥也是因为图新鲜的温长宁不太能理解亲人之间的感情,嗯,家人、爱人除外。
顾长晏怔怔地看着信的落款,是真的从信中看出了舅舅对他的牵挂,林家不欠他,而生养他的母亲姓林,他欠林家诸多。
最后他对温长宁道:“都过去了,本来就不能强求。”
况且……早就已经放下了啊。
他视线落在温长宁身上,心头热乎乎的。
不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在这个封建大祈,顾长晏和林家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有缘无分”了。
温长宁眨眨眼,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
第二日与衙门同僚“依依不舍”告别后,温顾二人带着他们的狗儿子返程。
半路顺道去了当时温长宁生病所暂留的县城玩了一天,温长宁还饶有兴趣地引用了某位姓鲁文豪说过的一句时间如海绵之名言。
等回到安平县已是一月初,正好再过不久就可以育红薯苗了——温长宁终于从脑海深处扒拉出了自己贫瘠的相关种地知识。
当天回到安平县已是戌时,孙县丞听闻两人回来还专门过来了一趟,真心觉得一把手不好当的他是真心实意地高兴他们回来。
傍晚,两人简单收拾了一番家里。
第二日,顾长晏去衙门……不过此衙门非彼衙门了。
温长宁带着泰克脚步轻快的去了方氏医馆。
一进门,视线一扫见没外人,他张开手臂,也不在意几个人听不听得懂,爽朗笑道:“Surprise, I'm back!”
方大夫被吓了一跳,抬头见到了两个多月没见的温长宁。
这人一开口就是让人听不懂的话,但因为是温长宁,很对味。
方六佑高兴欢呼:“温哥回来啦!”
温长宁揉了一把他的脑袋,“你温哥给你们带了越州城的特产哦。”
周清妍上前,眨眨大眼睛,轻轻弯唇一笑露出了右脸颊的小酒窝,“师父回来了。”
见到乖乖的小徒弟,温长宁心情不错。
他转头轻快道:“多谢方大夫带我家徒弟啦。”
方大夫揣袖,脸上难得带着些笑意……虽然说出的话却不见客气:“看在你带了东西的份上,不谢。”
温长宁笑道:“这才是方大夫嘛,对味了。”
再见没多故的故人,温长宁很高兴。
中午大家聚了一餐。
下午酉时,顾长晏照旧来接温长宁下班。
接着两人绕路去孙县丞家吃了顿饭,顺便抱了抱他孙女孙乐悠,小小一个裹在襁褓里,很可爱。
两人得出结论:除了越来越好,安平县什么都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