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伊德利普之战【四】 (第2/2页)
胜利阵线武装的进攻强度和节奏非常快,好在易普拉欣部队的单兵装备非常充分,并不缺乏夜视仪等装备。
双方你来我往呈现出势均力敌的状态。不过在战损上胜利阵线武装远远的大于易普拉欣的部队,这主要是因为地形的优势抵消了人数上的优势。
随着天色逐渐放亮,太阳缓慢的升起。易普拉欣部队的夜视装备优势逐渐的消失。同时对方的炮兵对着高地开始了密集的轰炸,至少有6门122火炮一轮又一轮的对着高地射击。
胜利阵线武装的炮兵力量很微弱,看的出来这次是下了血本了。一定要在41旅大部队上来以前先歼灭高地上的先头部队,给41旅一个下马威的同时抢占有利地形,阻击41旅继续北上的可能性。
双方在一个白天里反复争夺山顶阵地,胜利阵线宗教军的韧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塔布卡空军基地,路明也在系统内关注着伊德利普的战斗,对于易普拉欣他还是很看好的。他很清楚41旅主力部队距离易普拉欣只有不到8公里的距离,最多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战场。
只不过亚辛有自己的考虑,路明也不愿意干扰前线指挥官的作战判断。
路明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土耳其明显有开辟新的战场的打算,在阿夫林地区土耳其三个军8万多人明显施展不开。狭小的地形兵力无法展开,攻城的同时还承受高地炮兵的威胁,己方炮兵根本不敢靠近前线对攻城没有任何的帮助,只能纯靠步兵向前推进,各种不利因素导致战损居高不下。
这些原因都让土耳其军方非常不服气。
所以土耳其军方开辟第二战场是必然的选择,在伊德利普省土耳其有主场优势,有胜利阵线和自由军的配合。
土耳其有信心在伊德利普省好好的和北叙利亚打一场,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切断阿夫林地区的补给线。
随着路明把阿扎兹放给了自由军以后,阿夫林地区实际上只剩下了南部公路补给线维持阿夫林地区的消耗。
一旦土耳其在伊德利普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通过胜利阵线武装向东进攻可以彻底切断阿夫林地区的补给线。
虽然正面强攻拿不下阿夫林地区,但是通过围困也可以达到拿下阿夫林地区的目的。
这就是土耳其人摆在路明面前的阳谋,我承认了阿夫林地区打不动,但是我选择别的方式拿下阿夫林地区,就看你路明所属势力接招不接招了。
路明在出兵伊德利普的时候已经想到了土耳其人可能出兵的问题。虽然他穿越以前土耳其没有真正出兵过,但是在俄叙联军反攻伊德利普的时候也同样面临过这个可能性。
只不过路明不是俄罗斯,没有那么强的战略威慑能力。没有威慑土耳其不出兵的能力。所以就只能考虑怎么打这场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