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公平之约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陵安镇风云变幻录!
在陵安镇,阳光洒落在古朴的村落之间,带来一片温暖与宁静。这里的村庄各具特色,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东李村以古老的银杏树而闻名。那几棵巨大的银杏树,仿佛岁月的守护者,见证了村庄的变迁。在认定低保、特困、低边家庭的工作中,东李村支书老张常常在银杏树下召集村民代表,详细地讲解认定条件和程序。“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次认定工作,这关系到我们村每一个困难家庭的生活。看看这古老的银杏树,它们见证了我们村的风风雨雨,我们也要像它们一样,坚守公平正义。”
西李村则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潺潺流过。河水滋养着两岸的土地,也滋养着村民们的心灵。工作人员在走访调查时,常常能看到村民们在河边洗衣、聊天,一派祥和的景象。“大娘,您家里几口人啊?收入主要靠什么呢?”工作人员小王耐心地询问着一位在河边洗衣服的老人。“我家里就我和老伴两个人,我们年纪大了,也干不了什么重活,就靠种点地和政府的补贴过日子。这小河啊,就像我们的伙伴,陪伴着我们的生活。”老人无奈地说道。
南王村有着大片的果园。每到收获的季节,果香四溢,让人陶醉。在认定工作开始前,村里的广播每天都会播放认定条件和程序的相关内容,那声音在果园中回荡,仿佛在告诉每一个果农,公平不会遗漏任何人。“这下好了,大家都知道了认定的标准,就不会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了。”村民李大爷一边在果园里忙碌,一边笑着说道。
北王村则以传统的手工艺品而着称。村民们制作的精美手工艺品,常常吸引着外地游客前来购买。在这次认定工作中,北王村的村民们也积极参与,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北王村的手工艺品代表着我们的勤劳和智慧,这次认定工作也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一位手艺人坚定地说道。
镇政府会议室里,气氛严肃而庄重。镇领导们围坐在一起,商讨着这次行动的具体方案。
“这次的认定工作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能有任何的疏漏和偏袒。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村庄的特色,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家庭都能被纳入帮扶范围。”镇党委书记闫玉军严肃地说道。
“是的,我们要严格按照认定条件和程序进行,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镇长刘玉会点头表示赞同。
会议结束后,各村迅速行动起来。村支书们召集了村民代表,详细地讲解了低保、特困、低边家庭的认定条件和程序。
然而,认定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在东李村,村民老张和老李就因为对一户人家的认定产生了分歧。老张觉得老王家挺困难的,应该纳入低保范围,老李却不同意,认为他家儿子在外面打工,不能算困难。两人争论不休,甚至吵了起来。
“你就是偏袒老王家,他家哪有那么困难。”老李生气地说道。
“我哪有偏袒,老王家确实生活艰难,儿子虽然打工但收入微薄,还要负担老人的医药费。”老张也不甘示弱。
两人的争吵引来了其他村民的围观,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有的支持老张,有的支持老李,场面一度十分混乱。最后,东村支书老张决定一起去老王家了解情况。到了老王家,他们看到王家确实生活艰难,儿子虽然打工但收入微薄,还要负担老人的医药费。老张和老李这才达成一致,认为老王家符合低保条件。
在西李村,几个妇女在河边一边洗衣服一边议论。
“听说这次认定很严格呢,不知道咱村有多少能符合条件的。”
“就是啊,万一有人虚报情况怎么办?”
大家心里都有些担忧,觉得认定工作难度很大。这时,一位村民跑过来,说有人举报村里的老陈家不符合低保条件,却想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低保。这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愤怒,纷纷要求彻查此事。老陈家得知被举报后,也十分生气,觉得自己被冤枉了,和举报的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南王村的果园里,果农们也在交流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