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孙传庭出山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逐鹿大明:1644谁主浮沉!
崇祯十五年,北京诏狱。
正是春寒料峭天气,狱室内冰冷刺骨,一个身材高大的囚犯双手抱膝,蜷缩在杂乱的稻草中,抬头盯着四周石壁出神。
过道传来细碎脚步声,四周黑暗立即响起一片囚犯们的喊冤。
“公公,冤枉啊!请转奏吾皇,放我出去,三月定能剿灭流贼啊!”
“公公留步,····转奏吾皇,臣半年可扫平建奴!”
……
坐在稻草中的囚犯双眼微睁。
脚步声由远及近,最后在门口停住,哗啦声响,牢门上的锁链被人打开。
一个身披蟒袍、头戴三山帽的宦官推开牢门,语气轻柔道:
“孙督师,受苦了,圣上特命老奴前来请督师。”
“恭喜孙督师,您要复出了!”
孙传庭缓缓起身,面朝乾清宫方向,垂首肃立。
那宦官接着道:“傅总督殉国,开封被围,朝不保夕。孙督师,事态紧急,再没人力挽狂澜,大明社稷不保啊。”
两个小太监提起羊角灯笼,搀扶孙传庭往诏狱外面走。
灯笼发出的亮光照在孙传庭斧削一般的脸上,也照亮了背后石壁上密密麻麻的陕西山川形势图。
~~~~~~~~~~~~~
崇祯十四年,松锦大战以清军全胜而告终。
经此一役,关外明军精锐尽丧,松锦杏三城俱失,洪承畴、祖大寿相继降清。大明自袁崇焕时代构建的辽东防御体系彻底崩溃,松锦防线只剩下山海关吴三桂残部。投降满清的祖大寿,致书吴三桂,劝降他外甥说:
兹者,松山、锦州已下,天运人心,悉归新主。有识者宜熟为审处,及早投诚,则分茅裂土,超出寻常。(注1)
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于谷城起兵,理臣熊文灿下狱论死。
崇祯十三年八月,张献忠与罗汝才汇合,于大昌县土地岭击败明军。
十一月,流贼攻打汉州、中江,席卷什邡、绵竹、安县、德阳,所向披靡,全蜀震动。
同月,李自成突破武关,出商雒入豫,如猛虎出栏,势不可挡。
十二月,李自成率军攻克永宁,杀万安王朱采铿,连破宜阳、偃师、新安、宝丰各县,各地饥民望风归附,名声大噪,李自成遂改名号为闯王。
崇祯十四年正月,闯军攻陷洛阳,杀福王朱常洵,开仓赈济饥民。“远近饥民荷旗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其势燎原不可扑。”(注2)二月,李自成围攻开封,督师丁启瑞畏敌不战,总督傅宗龙、汪乔年先后战死····
天下板荡,九州鼎沸,嗟尔明朝,大数已终!
~~~~~
“短短三年,竟让李自成坐大!不知杨阁部如何应对?”
王承恩压低声音:“督师,杨阁部去年便已殉国。督师,您以后再无掣肘,可以放手一搏啦。”
孙传庭愣了一下,直到这时他才知道,他的死对头,曾经陷害自己入狱三年的杨嗣昌,已于崇祯十四年病死沙市。
时也,命也!
孙传庭没有为杨嗣昌之死感到庆幸,只觉如白驹过隙,困于方寸之地不过三年,外面已然物是人非。
三年的诏狱折磨,早磨平了他胸中傲气。
堂堂督师,一旦下狱,面对刀笔吏,也得低声下气,何况这位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
孙传庭硬着头皮道:“幸得公公照料,孙某今日得以重见天颜。”
王承恩尴尬一笑:“督师这是哪里话!折煞老奴了。”
“天下皆知,督师当年含冤下狱。咱家虽一介阉人,好歹知道些礼义廉耻。这两年趁着咱家在皇帝面前能说上话,尽力周全,谈不上什么照顾。”
王承恩摸了摸蟒袍衣袖:“说到底,都是为圣上做事,无愧于心就好。”
孙传庭点点头。
他当然不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尽快出狱,并不是王承恩尽力周全,乃是长子孙世瑞四面打点,撒银子的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