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荣城市探案 > 新的案件266

新的案件266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荣城市探案!

05:50 临江口渔村码头

天边泛着蟹壳青,潮水裹着泡沫退去,露出滩涂上密密麻麻的塑料瓶和渔网碎片。赵大勇蹲在自家小舢板旁补网,手指被尼龙线勒出深沟。孙子蹲在船头数着刚捕的杂鱼,三条里有两条眼球浑浊、鳃盖渗血。

“这海要是死了,人也活不成。”老渔民扯下挂在螺旋桨上的蓝藻团,甩在岸边礁石上。五米外,征地办的测量员正用全站仪扫描滩涂,红色激光点扫过祖坟旁的老槐树。村主任揣着账本过来,钢笔插袋处露出半截“陈氏滨海开发公司”的logo。

08:10 市审计局档案库

小周将1998年防汛工程发票摊在强光灯下,票据边缘的裁切线在放大镜下显出细微的波浪纹。“这种防伪线是2003年才启用的。”她拍下编码段,电脑自动比对显示该票号在2005年药品采购案中重复出现。

纪委老陈用镊子夹起装订线:“线芯是聚酯纤维,但当年政府采购用的是棉麻混纺。”他突然捏住线头一扯,线结处掉出半粒黄砂——临江口特有的含铁质海砂,与跨海大桥混凝土样本中的杂质成分一致。

走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副局长带着两名律师闯入:“根据《档案法》第十六条,涉及商业秘密的资料必须封存!”小吴默默按下录音笔,瞥见律师胸牌上印着曾为陈氏集团代理土地纠纷案的律所名称。

10:35 仁和医院职业病诊室

尘肺少年蜷在ct机里咳嗽,他父亲攥着渔船雇佣合同的手在抖:“合同写的是‘海鲜分拣工’,怎么就变成粉尘作业了?”医生指着片子上雪花状的阴影:“分拣贝壳产生的钙尘,按国家标准也算职业病。”

诊室门突然被推开,两名穿卫监制服的人要求调取病历。老张注意到其中一人鞋底沾着蓝色油漆——与港务局维修车间地坪漆色谱吻合。争执中,少年母亲突然跪下:“上周有人送两万块钱,让我们签‘自愿放弃诊断’……”

走廊电子屏滚动播放着陈氏医药的广告,治疗尘肺的汉防己甲素片标价栏闪烁着“缺货”。

13:20 临江船舶技校旧址

锈蚀的校牌在咸风中摇晃,老杨翻开1978级毕业生合影。第三排左数第七个青工的领章样式,与陈掌柜珍藏的潜艇老兵合照完全一致。档案室角落里,霉变的《轮机操作手册》内页被撕去,残留的装订孔间距显示为活页夹规格——与环保局机密文件归档方式相同。

退休教师老钱突然哆嗦着摸出怀表,表盖内侧刻着“tb-37先锋号,1995.8.17”。“那天实训练习突然中止,”他浑浊的眼球映着窗外货轮,“说是冷却系统故障,但学生们被紧急调去码头搬沙袋……”

操场东侧的老槐树被台风刮倒,树根处露出半截锈铁箱。撬开时,里面是二十年前的学生考勤表,7月14日全班的出勤记录被红笔划满斜杠。

16:00 海鲜市场地下冷库

穿胶靴的搬运工正在卸货,泡沫箱上的检疫标签被冰水泡糊。老张用快检仪扫描虾体,砷含量超标警报声惊得商贩掀翻案板:“这仪器不准!我们有正规检测报告!”

翻出报告附带的采样照片,小林发现取样的对虾体型饱满、色泽鲜亮,与现场瘦小的病虾明显不同。市场经理擦着汗插话:“抽样都是提前通知的……”话音未落,后门传来货车急刹声,三个穿水产工服的男子开始倾倒发臭的鱼货。

追踪到码头时,那辆厢式货车正往陈氏集团的冷链运输队里钻。车尾未洗净的LoGo,依稀是五年前因排放超标被取缔的某化工厂标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