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荣城市探案 > 新的案件251

新的案件251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荣城市探案!

08:00 临江市档案馆

老张的警服手肘在档案柜上磨出两道白痕,泛黄的《临江港建设年鉴》簌簌掉着碎纸屑。"找着了!"他突然拽出本裹着防潮纸的会议纪要,1995年6月17日的记录页残留着咖啡渍:"原则通过tb-37货轮改造方案,所需铜材由三号闸门维修余料调剂。"

档案员凑过来扶眼镜:"这页当年被茶水泼过,技术科做过修复……"话音未落,老张用紫外灯扫过洇湿处,显出个钢笔写的"慎"字——与陆长明日记里的笔迹鉴定吻合。窗外运钞车经过的震动,震落柜顶的港区规划图,1998年版的江心岛轮廓与青铜鼎俯视图完全重叠。

10:15 军区总院病案室

消毒水味混着霉味刺激着小林的鼻腔,她戴三层手套翻开1995年的外伤登记册。"7月12日枪伤患者王某"的记录页贴着张泛黄照片,伤口特写里嵌着半颗变形弹头——与走私案弹道比对结果不同,这是制式五四手枪的7.62mm子弹。

"病例被人换过!"老秦指着缝合线照片,"95年军区医院还在用丝线缝合,这照片里却是2003年才引进的进口可吸收线。"他突然掀开窗帘,阳光穿透登记册纸张,显出个模糊的圆形公章水印——正是仁和堂账本上1985年废止的工商局旧章。

12:40 临江港3号码头

潮水退去的栈桥桩基上爬满藤壶,老杨踩着湿滑的青苔钻进防波堤裂缝。强光手电照亮水泥夹层里的铜制管道,管口密封的沥青还带着1995年防汛局的钢印。

"这就是那批'维修余料'!"技术员刮取样漆时,铲尖突然撞出金属声——六米深处的钢筋笼里焊着个铁盒,里面是本潮黏的航行日志。1995年7月15日的记录写着:"今日转运特殊容器37件,浪高超过安全值,张工坚持启航。" 浪花拍打堤岸的节奏,与日志边缘的潮渍波纹严丝合缝。

15:20 市局经侦办公室

二十台验钞机同时轰鸣,老张盯着屏幕上的资金流向图。"看这个空壳公司!"会计指着1998年的外汇流水,"每笔进账都在7月15日,正好是防汛局年度审计之后。"

小吴突然摔进来一箱凭证:"仁和堂98年买朱砂的发票,销售方竟是港务局下属三产公司!"紫外线扫过票据存根,显现出三组不同颜色的荧光笔记——经鉴定分别对应三位已故领导的笔迹。窗外不知谁在烧纸,飘进来的灰烬粘在屏幕上,正好盖住某位现任省领导的关联账户。

18:05 渔政船轮机舱

老杨摸着烫手的发动机外壳,指尖突然触到块凸起铭牌。刮去油污露出"tb-37-1995"的钢印,序列号与三号闸门维修记录上的水泵编号一致。

"这船改装过吃水线。"大副踢开甲板上的渔网,露出焊接痕迹,"去年局长非要加装压载舱,说是为了'平衡载货'。"舱底积水中漂着几片江藻,品种与童尸指甲缝里发现的完全一致。船钟突然敲响六下,声波震落墙面的《船舶安全检查表》,1998年7月15日的签名字迹,与青铜鼎内壁某个血型签名笔锋相同。

20:30 仁和堂地下酒窖

三十七个陶坛在阴冷中沉默,老秦拍开坛口泥封时被浓烈的药味呛出眼泪。"这不是药酒!"他舀出浑浊液体,沉淀物在显微镜下显出铜离子结晶,"ph值2.3,足够腐蚀金属的强酸溶液。"

小吴在酒架背后发现暗门,门锁密码盘积着层薄灰。"试试!"老张话音未落,锁舌已应声弹开。成捆的防汛局工作服堆在墙角,左胸口袋插着的铜制名牌在幽绿应急灯下反光——与陆小暖失踪当天佩戴的校徽尺寸完全相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