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荣城市探案 > 新的案件180

新的案件180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荣城市探案!

第一幕:暖气管网异象(晨6:12)

老城区锅炉房飘着呛人的煤灰味,维修工老赵攥着扳手呆立在暖气总阀前——铸铁管道内壁附着了厚达3厘米的墨绿色生物膜,随着水流微微颤动。

"这玩意比下水道苔藓还邪乎!"他哆嗦着用螺丝刀戳了戳,黏液立即裹住金属尖端。赶来现场的唐静薇戴上双层乳胶手套,将取样瓶贴上管壁,生物膜竟像活物般收缩躲避。

疾控中心检测车里的实时pcR仪突然报警。"16S rRNA序列比对显示,这是结核分枝杆菌的变异株!"技术员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碱基对,"但基因盒里插入了铜抗性基因簇——它们在吃管道里的铜离子!"

物证科老杨用内窥镜探查相邻管道,镜头突然捕捉到金属反光。液压钳破开管道的瞬间,三十三枚纽扣大小的青铜圆片叮叮当当落地,每片都蚀刻着"tb-3385"编号。

第二幕:遗体捐献谜团(上午10:47)

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弥漫着福尔马林的气味,唐静薇将33份遗体捐献协议铺满不锈钢台面。紫外线灯扫过签名栏,突然有七份文件的指纹区浮现浅蓝荧光。

"这七位的指纹在数据库里显示已死亡,"户籍科警员调出数据,"最久的王德发老人2015年就被宣告脑死亡。"

法医突然用镊子夹起张协议的边缘:"纸张厚度有分层!"揭开表层后,底页竟贴着张2018年的器官转运单,签收单位是某民营医药公司。泛黄的票据上,"补偿金3.3万元"字样被反复涂抹,却在侧光下显露出银行转账记录的压痕。

"查到了!"小王冲进解剖室,"这七位'捐献者'的家属账户,在签署协议后三个月内都收到过3.3万元汇款——走的是丧葬费名目!"

第三幕:货轮暗舱(傍晚5:33)

黄浦江11号锚地的集装箱货轮随着潮水起伏,海关缉私队员的探照灯刺破底舱黑暗。三十二个贴着"医疗器械"标签的货箱内,数百个双层真空罐正在低温下嗡鸣。

"罐体标签是干扰素,但实际装的是这个。"缉私队长撬开密封圈,抽出支装着浑浊液体的玻璃管。液体在晃动中析出青铜色沉淀物,管身标签印着"Zm-33变种株"。

唐静薇接过试管时,管壁突然传来细微震动。x光扫描显示液体里悬浮着无数带螺旋突起的微生物,像微型钻头般啃噬玻璃。"它们携带金属蛋白酶基因,"随行的疾控专家声音发紧,"能分解硅酸盐获取矿物质!"

突然,底层货舱传来金属撕裂声。两个偷渡客正用液压剪破坏货箱,被按倒时嘶吼着方言:"不能让他们上岸!这些菌种会吃空船底!"

第四幕:数据暗网(深夜11:17)

市公安局网安中心的屏幕上,暗网交易平台的聊天记录瀑布般滚落。技术员锁定某个名为"活体数据商"的用户,对方正在拍卖"2019-2024年结核菌耐药性进化日志"。

"交易要求用门罗币支付,"网警快速敲击键盘,"但他在附件里嵌了张青铜药盒的照片——ExIF信息显示拍摄于康健基金会办公室!"

唐静薇盯着拍卖页面的缩略图,突然放大图片背景:"暂停!玻璃反光里有个人影!"图像增强处理后,李娟的半张脸清晰浮现,她正在整理标着"Zm系列"的培养皿。

"定位到服务器了!"另一组技术员突然喊起来,"在菲律宾某岛屿,但物理地址显示是...是艘注册在巴拿马的医疗船!"

第五幕:临终证言(凌晨2:33)

肿瘤医院安宁病房的监控视频里,枯瘦如柴的老人正攥着录音笔。这是殡仪馆案关键证人周海生最后的影像,他女儿颤抖着交出未公开的录音:

"...2018年他们让我在火化炉底下装培养箱,说是在研究遗体防腐...有天深夜运来个小男孩,肺叶还在渗血...我听见研究员说'这是制药厂案第三十三例活体样本'..."

录音笔突然传出刺耳干扰声,法医物证科检测发现声纹里夹杂着摩尔斯电码。破译后显示为"tb3385Zm33"——与暖气管网发现的青铜编号完全一致。

"周叔临终前让我把这个交给警方。"女儿递上枚青铜钥匙,匙柄刻着六芒星,"他说这是开启'菌种银行'的最后一把钥匙,藏在..."话未说完,病房窗外突然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

现实罪证锚点

生物犯罪铁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