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从不乱花钱的苏牧 (第2/2页)
苏牧摇摇头,“我们可是说好了的,这几天我来给你送饭,而且再有几日我可就不是学徒了。”
淼淼愣了一下显然没能明白过来是什么意思,但第二遍铃声响起了,她也只好招招手。
“苏牧你先回去吧,明天见!”
回到车间,淼淼才理解了苏牧那句话的含义。
不再是学徒的意思就是出师了。
只是苏牧入厂比她还要晚三天,她都没把握在几天后通过技能考核,更何况是难度更高的钳工。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苏牧话语里一半的含义。
至于另一半含义,现在也只有苏牧自己知晓。
离开工厂后,苏牧在黄桥镇上转了一小圈,同样是镇,黄桥镇比起杨林镇要大上不小,商铺也多出不少。
杨林镇唯有在赶集日的热闹才能比得上黄桥镇的平日的热闹。
简而言之,黄桥镇的市场绝对要比杨林镇更大,但在买头驴子前,苏牧暂时不打算到黄桥镇里来卖东西。
鱼获在杨林镇暂时也不缺销路,自然也就没必要跑来更远的黄桥镇售卖了。
不过这镇里的供销社得逛一逛,那日在杨林镇没能买到的渔具,这日在黄桥镇的供销社里总算是看到了鱼竿。
一根三米多长的满是灰尘的四节竹接竿,价格是两块一毛三分。
接竿的做工粗糙,使着笨重,唯一的优点就是结实。
苏牧试了下实在不喜欢,花这钱倒不如自己上山砍一根竹子自己做上一根,最后只花了两毛八分钱买了三个鱼钩和两根钓线。
回村之前,苏牧在镇上生意最好的三家包子铺各买了一小袋包子。
分别是萧记包子、胡氏包子、杨家包子铺。
萧记的肉包子在三家中最好吃,但肉馅还是有些柴。
胡氏的菜包子还行,但包子皮有些硬了,还不够白。
杨家的糖包一般般,包子皮也是有点硬,不够松软。
三家包子铺的包子各有千秋,至少比起杨林镇的包子铺好不少,这三家在黄桥镇里都有一批忠实的老顾客。
吃着包子回到村中,苏牧正往家走。
半道却被李婶截下了。
“小牧,你过来一下,婶有话想和你说。”
两人走到院外的一处菜田里,四下无人。
“小牧啊,你告诉婶,你是不是对淼淼有意思?”李婶开门见山道。
被突然这么一问,苏牧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没否认,直接点点头。
李婶果然看出来了,眼下恐怕也只有淼淼她自己不知道了吧。
瞧见苏牧的笑容,李婶有些为难,但还是开口了。
“小牧,淼淼是挺好,但是这事有些不好办,淼淼她爸姜远山你知道吧?”
当即苏牧已是明白李婶的意思了。
“嗯,我知道的。”
“淼淼他爸,之前是东边中学的正式老师,可不是代课的,大家都喊他姜老师,我们村就有不少人都是他教的。”
“今年姜老师更是调去了黄桥镇上去教黄桥三中了,我们这三中比二中都厉害,就比一中差一点点。”
苏牧点头,这个年代老师中有一大半是代课的老师,工资低,地位也不高,也没有晋升渠道。
但他老丈人是从师范技校出来后,国家分配的工作,工资比一般的工人高出不少,地位也高一些。
镇里的正式老师就更加如此。
“婶的一个妹妹就嫁在了炭山村,之前离姜老师家不远,总之村里都有传淼淼他爸眼光可不低,对女婿的要求更是很高。”
“当然,婶不是说小牧你不好,就是有点不合适,也不是这么说,该怎么说呢……”
“李婶你的意思,我都明白的。”
李婶一听,松了口气,她没上过什么学,也不太会说话,只要苏牧这娃儿明白自己的意思就好。
“小牧啊,婶说的话可能不好听,但事儿就是这个事,你也别往心里去啊。”
“小牧你如今是一名光荣的工人,只要努力工作,平时不乱花钱,攒好钱,以后讨个老婆过日子很容易的。”
最后李婶还不忘重点提醒苏牧要攒钱。
后面的话苏牧听着有些疑惑,李婶像是在说自己乱花钱。
只是,这没有吧。
他可从不乱花一分钱。
至于攒钱,苏牧已经在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