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宋文华集 > 第119章 经济学

第119章 经济学 (第2/2页)

正如曹操发出的屯田令中提到,对于当时的曹操来说,要想战胜强敌,巩固政权,甚至到后来可以统一,屯田是一个必然的举措。

事实上,在此之前,公孙瓒也屯田过,但只是一个临时性行为,而曹操将屯田作为一个国策,并力行了几十年之久。

形式

曹操在建安元年开始正式屯田,我们一般称为“许下屯田“,其形式主要有民屯和军屯两种。

顾名思义,军屯就是利用军队闲暇时间进行屯田的形式。姜维在三国后期就是称去沓中屯田来避祸。而当时因战争频繁,临时性较强,规模较小,因而终曹操统治一代,没有什么发展。

民屯就是有百姓形成的。民屯的发展不仅快而且规模大,许下屯田不仅是最早的民屯,而且成就影响最大,对曹操推行屯田具有示范作用。

在曹操实行屯田政策的时候,枣袛和任峻立下了巨大而对功劳。枣祗被任命为屯田都尉,全面负责许下屯田的具体工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枣祗身体力行,带领僚属具体筹划,精心安排,使屯田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最重要的是确定了如何收取地租的问题。

在曹操的大力支持下,和枣袛等人的努力下,许下屯田获得了巨大的成果。

《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

因为许下屯田的成功,曹操第二年便把它作为一项制度推广到其统治的其他地区。同时任命任峻为典农中郎将,负责全国的屯田事务。

制度经过枣袛和任峻打下的基础,再加上后来继任者国渊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制度。

首先,设置了一套屯田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分级设定,自成体系。”

说着姬长卿停顿了一下,便在黑板上画出来了结构图:“朝廷中央以大司农为最高负责人,郡下设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县下设农典农都尉,基层设屯司马负责管理屯田农夫。”

“其次,明确了屯田农民的责任和义务,即明确规定了屯田农民耕种田亩的具体数量和屯田农民的具体负担。

第三,实行“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的政策,即不采取强迫的手段募民屯田。

作用和影响

屯田的效果十分显着,仅在第一年的许下屯田就获得了巨大的成果。之后是连年丰收,确保了许都的粮食供应和军队的需要。各州郡也出现了公家的存粮仓库没几年就装不下收获的粮食的现象。

到了建安中期,出现了天下粮食充足,百姓衣食不缺的局面。这些描述虽然略带夸张,但还是客观反映了当时屯田取得的成就,可以说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问题,对曹操政权的稳定,军事斗争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后来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许下屯田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虽然我们看在官渡曹操与袁绍对峙的时候,一度因为粮草问题要退兵,但是正是因为之前的屯田才可以让曹操能够坚持那么长时间,并最终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屯田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军事上,这个举措使大量的流民和黄巾起义归降士卒的百万家属有组织的进行屯田活动,稳定了社会秩序。

同时使长期在战乱中被迫离开土地的农民重新从事生产,既解决了流民无家可归、无业可从的问题,也解决了大量土地荒芜闲置的问题。不但缓和了阶级矛盾而且调整了生产关系,对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屯田政策的影响下,原来关中之乱中,流亡到荆州的10多万户百姓,听说家乡恢复了秩序,都希望回来。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重新恢复了生产和生活,关中地区又呈现了生机。可以说屯田活动是一举双得的举措,即解决了政府的粮食问题,又稳定了部分农民的生活;基本上解决了两汉以来的流民问题,进而使整个社会的秩序得到了稳定。”

刘继举手,起身向姬长卿行礼发问:“夫子,既然您说,曹操的屯田作用如此之大,为何司马家还能篡取其曹魏政权?”

姬长卿很喜欢学生们提问:“曹魏政权虽然屯田作用极大,可虽着孙吴、刘汉三方战事的僵持,地方世家门阀开始不断蚕食、挤占基层屯田,导致司马等门阀世家不断壮大,甚至曹魏军中三分之二皆是门阀世家子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