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一个样本量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彼岸:永恒不老!
既然是要制作文件,做出改善,那就不能再像之前一样走马观花,通过点滴去熟悉和了解品质部的工作,由浅入深,或者是闭门造车。
来料检验、制程控制、成品抽样、特采流程、不合格品控制、纠正与预防措施……,每一块都必须了解透彻。
他必须扎扎实实的一沉到底,观察现有的操作——检验流程和作业规范,是否有遗漏或者不合理、不规范。
经过一番比较,陆晨风选择从电子车间入手,有危就有机,它是最难啃的一块,也是最好啃的一块,而且赵良材对这里的影响力最小。
它原属于新辉公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它有单独和健全的品质控制系统,脱胎于君健公司,却不像君健那样被分散在五六栋楼里的各处,可以提高效率,省的四处来回奔波。
姜菁华虽然骄傲,可能不肯配合,但是到底年轻,欠缺品质工作和职场经验,更容易暴露品质部存在的不足,让陆晨风摸到具体的情况。
其他的几位品质主管,都是老油条和职场滚刀肉,有一点问题就想遮遮掩掩,需要和他们斗智斗勇,才能摸到冰山一角。
看到陆晨风出现在电子车间,姜菁华有几分不喜与抵触,但是却无法抗拒。
陆晨风借阅电子车间的程序文件、检验流程和规范、检验指导书,看过之后记录下可能存在的不足,然后现场观摩。
比较实际操作与指导书之间的差异,有无遗漏、执行到位,还存在哪些不足?
他本是学习电子专业,从品质部出身,又有世界500强这样大企业的子公司工作经验,七八年电子厂管理,从基层升迁到高层,几乎一看一准,切中利弊。
只要检验员出现不足,他总是能够及时的出现和提醒,手把手的教导,就像一本行走的教科书。
新辉原本是小企业,创建不到三年,哪有这样丰富的知识储备?
回到君健公司,赵良材等人也从未关注,品质部更是没有技术人员,需要品质主管兼任品质技术工作,姜菁华基础薄弱,更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能做的极为有限。
一番操作下来,只用几天时间,直把电子车间的检验员惊得目瞪口呆,视为天人。
姜菁华更是五体投地,陆晨风每天上去,去到电子车间品质部办公室,她总是热情的用一次性塑料杯准备好温开水,放置在陆晨风经常工作的台面,一口一个经理,叫的亲热,几乎形影不离,走到哪跟到哪,就想多学一点知识。
三四天时间,陆晨风就基本将电子车间品质控制系统摸个通透,指导过一遍。
周四。
电子车间突然收到一批从成品装配车间的退货。
经过确认,属于性能不良,重新检测之后,不合格数量远远超出许可范围。
按照两位检验员的描述,她们有按照检验指导书、产品规格书、检验流程一步步作业,但是赵良材并不相信,将姜菁华痛骂一顿,扬长而去。
只是陆晨风并不这样认为。
在电子车间摸底的这几天,他已经知道负责半成品抽样检验的IpqA是两名新品检员,工作还算认真负责、而且刚刚步入社会,以前没有品质工作经验。
以她们的年龄、性格、对工作的态度,以及她们对品质流程和产品规格并不太熟悉的现状,两位品检员可能还不会投机取巧,也不可能按照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抽样检验,必须严重依赖相应的指导书进行检验。
陆晨风这些天也有看到她们在这样操作,作业非常规范,疏忽的可能性很小。
他重新找到相关的文件和当初的抽样记录,发现测试方法、测试项目、抽样数量都没有错误和疏漏,连参数规格都明明白白的记录在检验报告中。
这从侧面证明了当初检验员的确有参照指导书作业,否则不可能填写的这么细致与规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