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两千年的道德水平 (第2/2页)
都说物质条件好了,人的德行就会提升。
扶苏却看到了截然不同的事实。
大家都一穷二白的时候,没有利益的纷争,反而人心都比较纯洁、淳朴。
反而越是利益大的地方,人心越是复杂,道德越是腐败堕化。
如果硬要把两千年前和两千年后的道德水平做个比较的话,两千年前的道德水准为正1,现代的道德水准为负10。
但是,韩非的出现,给扶苏指明了一条道路。
怎么说呢。
本来这个世界就很烂,但是韩非找到了一种让这个世界不太烂的解决方法——加强君主的权力,削弱臣子的权力。
把君主的权力加到巅峰,这样国家的统治的稳定性会被提升到最大。
这并不是绝对的。
君主专制的出现,是顺应时代的,是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制腐朽崩溃严重践踏庶民的生存权而产生的。
诸侯割据一方,对外表现为天下战乱不休,对内表现为诸侯国内部也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
臣子专权、弑君大行其道;国中贵族腐败横行,民不聊生;干旱、地震……
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国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战争,都是借口!
韩非不是寻常士人那般肤浅,天天说什么礼崩乐坏,说什么人心得失。
他发现了分封制、贵族制政治制度上的漏洞。
韩非敏锐地洞察到,天下大战不止的根源不在于什么诸侯王野心勃勃,都想着图霸天下,实际上从根源上来说,是各个诸侯国内部权力更迭不稳,国家在短短的时间内数易其主,好的政策得不到强有力且长期的贯彻执行。
要保住国家,要使得国家强大的道理,只要你会认字,随便读点书,脑子没问题,都知道怎么治理国家。
可是大多数时候,君王治理国家,是连权力这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都迈不过去的。
是以知道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君王被贵族钳制,王权寸步难行。
君王大都是知道国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但是想要去改变,就得跨越贵族,将自己的意志凌驾到贵族、众臣之上。而这就是损害贵族的利益。
也就是说,韩非所议论的君主集权制,是为了解决过去五百年乃至过去一千年贵族共同享有权力、内部分配权力的导致的恶果。
韩非在读了诸子篇目,周游了列国,在眼见战火连天,民不聊生、遍地哀鸿的境况后。
又见到了韩国国内贵族的腐败不堪,民不聊生的状态后,韩王虽然知道要这么做,可是他没有办法。
其实世人很难想象,写出《孤愤》、《说林》、《五蠹》这样书籍的人,竟然是个一心想要帮助庶民解脱苦难的人。
但是这也正是每个人都有的局限性。
被压迫、被压榨的人不是韩非,所以韩非才会在《五蠹》之中提出把国中每一个人都利用起来,以实现君王目的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