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西村崔岘 (第2/2页)
真是穷到叮咣响啊。
没错,崔岘穿越了。
上辈子,他是现代社会985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博士,死于一场意外车祸。
再次睁开眼,却穿越到大梁王朝,河西村崔家一个八岁稚童身上。
巧的是,这个稚童名字也叫做崔岘。
半月前小崔岘在溪边玩耍,不慎落水昏迷,醒来便神不知鬼不觉的换了个芯子。
好在,崔岘融合了稚童的意识,所以并未引起旁人怀疑。
要知道这可是古代。
若是被认定为‘鬼附身’,那可太要命了!
再说这崔家。
崔岘的祖母老崔氏,是个‘鸡娃狂魔’,日日盼望着两个读书的儿子,能科举高中,光耀门楣。
可惜这么多年都没能如愿。
反倒成为十里八村的笑料。
人们嘲弄:“老崔氏是癔症了,他们崔家啊,就没有中榜的命!”
听着里屋父亲、大伯的读书声,再看看自家简陋的院子,崔岘喃喃道:“没有中榜的命么……未必吧。”
半月前穿越来的时候,崔岘是有些茫然的。
因为这个叫做大梁的朝代,他从未听说过。
前世那些闪耀在历史长河里的先贤、名家,也都不见踪迹。
后来暗中观察大伯、父亲读的书,让崔岘松了口气——还好,读的是四书五经。
再根据大梁王朝乡试、会试、殿试的完备科举制度,和其余种种迹象可以推测出,这个大梁王朝,无限接近于上辈子的明朝。
只是开国皇帝从姓朱,变成了姓梁。
当然,对于崔岘来说,这都是小事。
只要还在读四书五经,只要仍旧是儒家在治理天下。
就足够了!
作为曾经的高等学府汉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崔岘的脑子里,储藏着足以惊艳这个时代的璀璨学识。
不仅仅限于那些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词。
他还能做八股,辨经文,写策论。
他临摹过书圣王羲之的字。
他通读过《四书章句集注》——集儒家大成的官方哲学丛书,再直白来说就是科举考试的答卷标准。
他知道朱熹的格物致知。
他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他还看过《九章算术》。
他刷过历代状元殿试试卷大全。
他读过《天工开物》,读过《本草纲目》,读过《徐霞客游记》,读过《孙子兵法》。
他甚至还钻研过《厚黑学》、《盐铁论》、《潜夫论》。
而这些,便是崔岘的底气!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穿越,对于崔岘来说是个好事儿。
毕竟穿越前的他,只是个有些学识的博士。
穿越后的他,那简直就是个行走的‘外挂’!
在这个以士农工商排序,惟有读书高的年代,崔岘穿越而来睁开眼的刹那,脚下就注定已铺好了一条青云通天路!
崔岘是个很有韧性的人。
他上辈子孤儿出身,天崩开局,却也一路摸爬滚打,努力读到了博士。
穿越后,虽然因现状凄惨而略显沮丧,但是绝对不会就此被轻易打倒。
至少他这辈子有家,有亲人。
暂时的穷困潦倒,不足为惧。
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凭借满身学识,在这陌生的古代王朝——
混出个人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