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大唐帝国的佛光盛宴 (第2/2页)
在台下人群之中,袁浩宇和张耀光化作一对夫妻模样。他们身着朴素服饰,眼神中却有着别样的灵动。两人混入人群,静静地听着玄奘法师讲解。玄奘法师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将佛法阐述得淋漓尽致,可两人总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心中隐隐有一丝疑惑,却又难以言明。
就在众人沉浸在玄奘法师讲经之时,人群忽然一阵骚动。一位老和尚从人群中缓缓走来。他身着破旧衲衣,补丁层层叠叠,却浆洗得干干净净。那衲衣的颜色早已在岁月的洗礼下变得黯淡,但老和尚面色慈祥,眼神深邃而宁静,宛如一泓深不见底的古潭。
老和尚走到玄奘法师面前,微微合十行礼。他声音洪亮却不失温和地说道:“大唐所传,乃是小乘教法,虽能自度,却无法广度众生。而大乘教义,乃以慈悲为怀,普度一切有情。”众人听闻,顿时一片哗然。老和尚接着说道:“小乘教法注重自身解脱,犹如独舟渡江,只求自渡;而大乘教义,是要造大船,渡尽天下苍生。小乘修四谛法,以求出离世间生死;大乘则以六度万行,圆满福慧资粮,成就无上菩提。”
玄奘法师听着,眼中露出羡慕神色,他深知老和尚所言句句在理,犹如醍醐灌顶。他急忙站起身来,恭敬地向老和尚行礼:“大师高见,晚辈受益匪浅。恳请大师上坐,为我等再解佛法奥义。”老和尚微笑着摆摆手:“贫僧只是不忍见众人只知小乘,不知大乘之广阔。今日之言,望能启众人之智。”玄奘法师再次恳请:“大师智慧如海,若不上坐,晚辈实难心安。”老和尚见玄奘法师如此诚恳,便在众人的注视下,在台上高坐。
此时,唐太宗李世民也被这一幕吸引,他目光炯炯地看着老和尚,心中对这场佛事更多了几分期待。台下众人更是翘首以盼,期待老和尚能展开更多佛法的精彩阐释,那一张张脸上满是对智慧的渴望。整个化生寺都沉浸在这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之中,仿佛一场更大的佛法风暴即将来临。
老和尚娓娓道来大乘教义的奥妙精髓,那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众人心中未曾触及的黑暗角落。台下的善男信女们如痴如醉,眼神中满是震撼与惊喜,那些得道高僧也都面露恍然之色,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佛法世界的大门。
唐太宗李世民一直微笑聆听,此刻他站起身来,龙袍轻摆,身姿威严又不失恭敬。他缓缓走到老和尚面前,双手合十,眼中满是虔诚与期待:“阿弥陀佛,请问法师怎么称呼?出家在哪座仙山?这大乘教义原版在哪里?可否赐教,我大唐帝国本王愿出重金答谢。”他的声音沉稳而诚恳,在化生寺中回荡。
老和尚微笑着还礼,他的目光温和地看着李世民:“陛下仁慈,是大唐百姓的恩德。这大乘教义在西天灵山雷音寺如来佛处,你可派人去西天取来,在东土大唐广为传播,造福于天下。只是西天离这里万里迢迢有十万八千里,而且路途艰险,经常有妖魔出现。”
李世民听后,神色凝重,他深知此事重大。他向左右以及台上台下环视了一圈,目光所及之处,群臣或低头沉思,或面露难色,台下众人也交头接耳。玄奘法师眼中却闪过一丝坚定,那光芒如暗夜中的星辰。李世民的目光在玄奘身上停留了片刻,似有所感。他又看向老和尚:“大师,此去艰难,但朕相信定有有缘之人能担此重任。”老和尚微微点头:“陛下,此人需有大毅力、大智慧、大慈悲,方可取得真经,平安归来。”李世民陷入沉思,整个化生寺都笼罩在一种凝重而又充满使命感的氛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