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 第15章 方孝孺,诛十族

第15章 方孝孺,诛十族 (第2/2页)

明朝,洪武13年。

看到建文帝失踪,朱棣才松了口气。

毕竟他现在还年轻,他真的不知道自己未来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好侄儿的。

万一要是不光彩,那岂不是会与大哥生了间隙。

而对于朱棣处理那些文臣的手段,没有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自己上任清除政敌,合情合理。

况且才杀了八百余人,他爹朱元璋杀胡惟庸,诛了他三族,都远超八百余人。

底下的大臣们也都松了一口气,差点以为朱棣要学他父亲彻底清除一批朝廷重臣。

只要朱棣不乱来,他们的子女作为开国功臣的后代,本身能力也可以,即便没有投靠朱棣这一方,也不会成为第一波大清洗中的一具尸体。

而如今,建文帝不知所踪,他们的后代如果还傻傻等着不动,那就开除族籍吧。

朱元璋点点头,他现在可是经历了胡惟庸事件的,同党当然是要杀,还必须杀干净。要知道,后来自己处理回胡惟庸一案的时候可是牵连出了三万人。

但同时他的敏锐的政治也让他发觉到了一些事情,他皱了皱眉头对朱棣说道:“可后来还是能传出你连诛十族的谣言,可见当时你还是没有清理干净那些心有反骨之人啊。”

朱标虽然宅心仁厚,不赞同大规模杀人,但他也明白朱棣这种清理政敌的行为。

只是可能有些操之过急,没有做好善后工作。

导致后世对他的行为产生了种种偏差和误解。

-----------------

明朝,永乐16年。

此时的朱棣治理了十多年大明王朝。他与朱元璋一样也敏锐地察觉到了问题所在。冷笑的出了声:“看来我当年到底是心慈手软了,没有对你们赶尽杀绝。让后世造谣出我诛了方孝孺十族。倘若我真的诛了他十足,还有活人能往史书上写吗?”

其他朝代的皇帝也没把这八百人放在心上。

这八百人算什么,随便打一场,哪里不死八百人,世上从来不缺贤才,缺的是忠心耿耿的贤才。

他们更感兴趣这种说法到底是怎么形成并且传到后世的,毕竟百年后的身后名才是关键。

谁不想让自己的名字流传千古?

-----------------

【其实,这种说法的形成。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并且满足了部分人的需求。】

【首先是普通老百姓和底层的儒生,他们数量众多,并且并不了解朝廷内部的争斗,只能看到八百具尸体。】

【伴随无知的震撼,进一步传播为方孝孺的故事,似乎也说得过去。另一方面。既然他能广为流传,那么必然是要能够让人们产生兴趣。】

【而皇室秘闻,屠杀十族八百人,自然充满了趣味,迎合了底层受众。】

-----------------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棣的脾气还比较暴躁:“这些市井闲人喜欢听故事也就罢了为什么偏偏要用我的故事?还把我编成暴君,不怕我诛他九族吗?”

-----------------

【接着是儒家的士大夫们。在他们心里,方孝孺完美符合儒家的各种教义,自然是要为她说话。】

【另一方面是政治需要,明末时期,需要大臣们成为忠义之士,就用方孝儒做例子进行宣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