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技术资料到手 (第2/2页)
第三天一大早,京城里只要是和汽车有关的单位都开始朝着东风厂汇聚了。一机部的张副部长带着下属研究所的七八名专家第一个到达东风厂;华清大学汽车系宋教授、陈教授和黄教授带了二十多名学生也早早的就来到了东直门。
这让第三个来的北京汽车制造厂刘威厂长恨得牙痒痒,这三位教授和学生们之前可都是在他们厂帮忙研究“北京”牌,11月份接到一机部的指令后又在仿制苏联的“伏尔加”轿车,也就是后面的“东方红”轿车。
如今一听有新技术,这些教授和学生们又都扔下仿制工作跑到东风厂,真是不当人子!
宋远和东风厂的一众领导忙得不可开交,把人一一迎进了会议室乃至大礼堂坐下。外面天寒地冻的,别把人冻坏了。
回来这么多天,宋远自然知道了自己千辛万苦弄来的生产线和技术,差点就被汽车制造厂给搞走,虽然胡建强他们都已经得到了处罚,但见了汽车制造厂新上任的刘威厂长也没个好脸。
刘威之前和周厂长关系很不错,看见宋远同样拉着脸招呼都没打一个。要不是张副部长喊他,他才不来呢。
不就是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吗?之前仿制北京牌汽车的时候他们也照葫芦画瓢的搞过。
张副部长看到刘威和宋远话都不说一句,有些头疼的说道:“老刘、小宋,你们两个一个是搞汽车的、一个是搞发动机的,后面还要合作。怎么话都不说一句啊!”
刘威看都不看宋远说道:“张部长,我们厂之前生产的北京牌轿车,用的可是自己制造的V8发动机。这直列六缸的发动机,一时半会可能用不上!”
在刘威看来,宋远和东风厂的野心很明显,也是冲着搞汽车去的。要不换什么不行,非要换汽车三大件的技术?
作为第二家汽车制造厂,国家对北京厂的扶持力度非常大。可要是东风厂也搞汽车了,必然要分走一部分的资源。
这让刘威怎么能忍得住?打压东风厂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而宋远心中也冷笑一声,北京牌轿车不就是仿的别克吗?东方红轿车不就是仿的伏尔加吗?你慢慢搞你的轿车去,以后有你哭的时候。
为什么这么说?这年头道路不好,轿车的适应力较差,也没多少人能买得起。再加上再等几年起风的时候,上面发话说“不要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所有轿车项目全部被一刀砍了。
当时北京汽车制造厂花费无数心血弄出来的北京牌高级轿车和“东方红”牌中级轿车,全部都没幸免,从此消失。
花费了偌大的代价,两种车也都不过生产了100多辆,要不是有国家支持,北京汽车厂的裤子都能赔出去。
要不是和苏联交恶以后断了嘎斯69的来源,军方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战术指挥车,使得北京吉普212应运而生,为汽车厂续命并迎来了大发展,66年汽车厂就得扛不住了。
如今一机部还没下达研发战术指挥车的命令,只要自己抢先搞出来更好的战术指挥车,到时候就有的是乐子可看了!
至于竞争,宋远表示尽管放马过来,自己熟知后世各种越野车型,根本就不带虚的。
要知道北京汽车厂搞出来的212车型是65年才定型,一直到63年的时候他们还在仿制两门版的威利斯,最后被军方否了以后才又掉头研发四门版的212。
这还有四五年时间,宋远要是还搞不出一款更好的车,干脆自己抹脖子算了,免得给穿越者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