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贵南引凤(一) (第2/2页)
张峰高兴地说:“瑞祥塑料制品计划在贵南市打造塑料制品生产基地,生产环保、优质的塑料制品,通过与环保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双方签署投资协议,为企业在贵南市的绿色发展之路开启了新的篇章。
高科技产业园的规划与建设推进
签约仪式结束后,贵南市政府迅速成立了高科技产业园建设专项工作小组,由陈树国亲自担任组长,苏然担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工作小组的首要任务是制定详细的高科技产业园建设规划。
在规划会议上,住建局负责人展示了初步的园区规划方案:“我们计划将高科技产业园分为核心研发区、生产制造区、配套服务区和生活休闲区。核心研发区将汇聚像星耀科技、瑞丰生物科技这样的研发型企业,配备先进的科研设施和共享实验室;生产制造区则布局各类生产企业,根据产业类别进行合理分区,提高生产效率;配套服务区提供金融、法律、物流等一站式服务;生活休闲区建设人才公寓、商业中心、文体设施等,满足园区员工的生活需求。”
陈树国听完后指示:“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充分考虑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要注重园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绿色、智慧的高科技产业园。”
随后,土地部门迅速启动了土地征收和整理工作,确保项目用地按时交付。同时,为了满足企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供电、供水、通信等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供电公司制定了专门的供电方案,计划建设一座变电站,保障园区的电力供应;供水公司加快了供水管网的铺设进度;通信公司则规划在园区内实现5G网络全覆盖,打造高速、稳定的通信环境。
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部分土地征收涉及到当地居民的搬迁安置问题。苏然带领工作小组深入居民家中,耐心解释园区建设的意义和搬迁安置政策,倾听居民的诉求,最终制定了合理的安置方案,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另外,在园区建设资金方面,虽然政府财政投入了一部分启动资金,但仍存在较大缺口。经过多方努力,政府成功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获得了低息贷款,为高科技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企业入驻与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随着高科技产业园建设的稳步推进,签约企业陆续开始入驻。星耀科技作为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率先启动了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的建设。他们从总部抽调了一批技术骨干,与当地招聘的员工组成了联合团队,迅速投入到项目建设和技术研发中。
绿能动力科技也不甘落后,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和高科技产业园双园区布局。他们的电池生产车间建设现场一片繁忙,大型机械设备轰鸣作响,施工人员紧张有序地工作。同时,绿能动力科技还积极与当地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商、租赁公司开展合作洽谈,为产品上市做准备。
华创智能科技在创业孵化中心设立了研发中心,吸引了一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高端人才。他们与贵南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实习基地和联合研发项目,不断推出新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入驻,高科技产业园的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例如,星耀科技与华创智能科技在人工智能算法和芯片应用方面开展合作,共同研发更高效的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恒通电子科技为绿能动力科技提供电子元器件配套服务,双方在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上不断优化。
在产业集聚的带动下,贵南市的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高潮。周边的餐饮、住宿、物流等服务业也随之繁荣起来。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大幅增加,许多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投身到高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和企业发展中。
未来展望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高科技产业园已具规模,20余家东南省投资企业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陈树国在视察园区时感慨地说:“这次招商成果显着,高科技产业园的建设是贵南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我们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将高科技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产业高地。”
苏然也表示:“我们将持续关注企业的发展需求,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不断完善园区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同时,借助产业集聚效应,推动贵南市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贵南市高科技产业园将继续发挥产业集聚和创新引领作用,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和创新资源汇聚,成为推动贵南市乃至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浪潮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