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外出招商 (第2/2页)
在走访一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时,企业展示了他们自主研发的智能数控机床,其精度和稳定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招商团队详细了解了企业的生产流程和供应链情况,针对企业提出的关于当地产业配套和政策支持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在每一次走访中,苏然都认真记录企业提出的问题和需求,及时与团队成员沟通协调,确保招商工作的顺利进行。陈树国则充分发挥领导优势,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展示本市的诚意和优势,为招商工作打开局面。
走访完六家企业后,招商团队迎来了关键的招商会。为了确保招商会顺利召开,苏然和团队成员日夜忙碌。
从场地布置来说,苏然亲自把关每一个细节。会场入口处,要摆放大幅展示本市特色和发展成果的海报;会场内部,桌椅摆放、灯光音响调试都反复确认。宣传资料更是精心准备,几易其稿,力求把本市的优势和政策以最吸引人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嘉宾邀请方面,苏然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与东南省100来家企业一一沟通,确认对方是否参会以及行程安排。同时,积极与东南省汇南区有关领导协调,邀请他们出席会议并致辞。那段时间,苏然每天要打几十个电话,常常忙到深夜。
陈树国也十分关注招商会筹备情况,经常询问进展。“小苏,招商会准备得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困难?”陈树国关切地问道。
苏然回答:“市长,目前各项准备工作都在有序进行,就是还有几家企业参会意向不太明确,我再跟进一下。”
“好,一定要把工作做细做实,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陈树国叮嘱道。
招商会当天,会场布置得简洁大气又不失庄重。会场入口处的巨大展板展示着本市的秀丽风光、丰富资源和蓬勃发展的经济,吸引了众多嘉宾驻足观看。
上午九点,招商会准时开始。陈树国身着笔挺的西装,迈着自信的步伐走上讲台。“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这次招商会。今天,我们带着满满的诚意,从千里之外来到东南省,就是希望能与各位携手合作,实现共赢……”陈树国的讲话情真意切,详细介绍了本市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规划,着重强调了市政府对招商引资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承诺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和优惠政策。
随后,李兴局长和陈彪局长分别就投资环境、产业政策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了详细介绍。精心制作的宣传视频,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详实的数据,让现场企业代表对本市的发展潜力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
东南省汇南区领导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招商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鼓励当地企业积极与来访城市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互动环节把招商会推向了高潮。企业代表们纷纷就自己关心的问题提问,有的询问土地政策细节,有的关注税收优惠期限和范围,还有的对劳动力市场和营商环境提出疑问。苏然和招商团队成员们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
一家从事高端装备制造的企业代表问道:“我们企业入驻后,在项目审批和建设过程中,能得到政府怎样的支持?”
苏然立刻回答:“我们专门成立了项目服务专班,从项目签约到落地建设,再到投产运营,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对于重大项目,还会实行‘一事一议’,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经过一天紧张有序的招商会,虽然没有当场签订投资协议,但收获颇丰。许多企业代表对在该市投资表现出浓厚兴趣,会后纷纷与招商团队成员交换联系方式,进一步探讨合作可能性。
在返回的飞机上,陈树国看着窗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小苏,这次招商咱们开了个好头。虽然没马上成功,但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只要我们持续努力,加强与这些企业的沟通联系,肯定会有好结果。”陈树国满怀信心地说。
苏然点头回应:“是啊,市长。这次招商也让我看到了我们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更坚定了我推动城市产业升级的决心。”
回到市里后,招商团队迅速整理招商成果和企业反馈问题,形成详细报告提交给市委、市政府。接下来,他们继续与东南省的企业保持密切联系,跟踪项目进展,为项目落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人们都满怀期待,期待着这些潜在的投资项目能早日落地生根,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这座城市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沿着充满希望的秘途之路,大步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