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新改革 (第2/2页)
在与一位名叫李强的偏远乡镇党政办干部交流时,李强提到由于乡镇交通不便,自己每次去县城开会都要花费很长时间,影响了工作效率。苏然听后,当场表示会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改善乡镇的交通条件,同时也会优化会议安排,减少不必要的奔波。
通过这次深入调研,苏然更加坚定了推进人才大轮换的决心。他深知,只有真正关心人才的需求,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让他们安心工作,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回到县委办公室后,苏然立即组织召开会议,研究人才大轮换的具体实施细节。他与县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多次沟通协调,确保各项工作都符合规定和程序。
在选拔任用过程中,苏然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他组织成立了专门的评审小组,对每一位被推荐干部的工作业绩、业务能力、政治素养等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还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式,广泛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
对于那些即将到新岗位任职的干部,苏然亲自为他们组织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新岗位的工作职责、业务知识,还包括如何快速适应新环境、如何与同事沟通协作等方面。他邀请了县委党校的专家、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为新任职干部授课,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在安排干部岗位时,苏然充分考虑每个人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和个人特长。比如,将擅长文字工作的干部安排到综合文字岗位,将沟通协调能力强的干部安排到督查督办岗位。他还注重岗位的搭配,让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干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在整个筹备过程中,苏然还特别关注干部们的心理状态。他知道,岗位的变动对于一些干部来说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焦虑。因此,他经常与干部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对于一些思想上有顾虑的干部,他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消除顾虑。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人才大轮换工作正式启动。在新任职干部的欢迎会上,苏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各位新同事,欢迎你们加入县委办公室这个大家庭。这次人才大轮换,是县委对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高度重视。你们每一位都是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优秀干部,希望你们在新的岗位上,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南龙县的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苏然一一介绍了新任职干部的岗位安排,并对他们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他特别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黎明作为新提拔的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也在会上发言。他表示:“非常感谢组织给予我这次机会,我将倍加珍惜。在新的岗位上,我会虚心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辜负组织和领导的信任。”
欢迎会后,苏然又分别与新任职干部进行了单独谈话。他详细了解他们对新岗位的认识和工作规划,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对于那些从偏远乡镇来到县城工作的干部,苏然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安排,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才大轮换的成效逐渐显现出来。县委办公室的工作氛围更加活跃,干部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新任职干部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与老同事相互融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工作合力。
在公文写作方面,新加入的“笔杆子”们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创新的思维方式,为县委办公室的文件起草、信息报送等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撰写的公文更加准确、生动、有针对性,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督查督办工作中,那些沟通协调能力强的干部充分发挥优势,加强了与各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确保了县委各项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实。他们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推动南龙县的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那些被推荐到重要岗位锻炼的优秀干部,也在新的岗位上取得了显着成绩。他们积极适应新环境,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他们的带领下,一些重点项目和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南龙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看到这些变化,苏然感到无比欣慰。但他知道,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党办系统的人才交流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将继续关注人才的成长,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为南龙县的发展打造一支更加优秀的干部队伍。
在未来的日子里,苏然将继续秉持着对人才的关爱和对工作的热情,在党办系统人才交流大新改革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他相信,在人才的驱动下,南龙县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