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康养新篇,强势崛起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秘途之路!
在南龙县因高速公路通车而蓬勃发展的热潮中,县委书记陈树国、县长石勇和发改局局长苏然,三人站在县城那视野绝佳的观景台上,俯瞰着这片满是希望的大地,眼神中透着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与期许。
“苏然呐,咱们南龙县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发展康养生态旅游可是个大有可为的方向,说不定还能打造出省级网红景点。”陈树国率先开口,话语中满是不容置疑的决心。
石勇紧接着点头,补充道:“没错,这既能打响南龙县的知名度,还能带动全县的产业升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对咱们老百姓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好事。”
苏然用力地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陈书记、石县长,我完全赞同。我也一直在琢磨,咱们得赶紧行动起来,抢占先机。”
书记和县长两人一拍即合,迅速组建了一支由各领域专业人才构成的调研团队,深入南龙县的每一处角落。他们翻山越岭,穿梭在茂密的山林间,走访了许多偏远的村落。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隐匿在深山里的绝美风光,有清澈见底、潺潺流淌的溪流,有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森林,还有形态各异、气势磅礴的瀑布。同时,他们还挖掘出南龙县独有的中医养生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农耕文化,这些都成为康养生态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
调研途中,苏然听闻了一个偏远山村——桃源村。这里被群山环绕,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空气清新得如同被洗涤过一般,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而且,村里还流传着一种古老的中医养生术,村民们世代研习,通过推拿、艾灸等方式治疗常见疾病。苏然敏锐地意识到,桃源村具备打造高端康养度假基地的绝佳条件。
然而,要将桃源村开发成康养旅游胜地,难题接踵而至。首先是基础设施极为薄弱,通往桃源村的道路狭窄崎岖,一路颠簸难行,水电供应也不稳定,时常出现断电断水的情况,通讯信号更是差到几乎没有。其次,村民们对旅游开发的认知有限,满心担忧会破坏原有的宁静生活和传统习俗。
苏然赶忙带着详细的调研资料和规划初步设想,向陈树国和石勇汇报。陈树国听完后,神情严肃却又充满干劲:“基础设施建设是头等大事,我们得尽快想办法解决。资金方面,我去和上级部门沟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
石勇也积极表态:“我来负责协调各部门,加快审批流程,特事特办,不能让繁琐的手续拖了项目的后腿。村民的思想工作也不能放松,苏然,你多组织些宣传活动,让大家看到旅游开发带来的好处。”
得到两位领导的支持,苏然干劲十足。他先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时四处奔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一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终于修到了桃源村,水电供应稳定了,通讯基站也在村里顺利建成,村民们的生活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消除村民们的顾虑,苏然带领团队挨家挨户走访,耐心细致地向村民们解释康养旅游开发的意义和好处。他们组织村民召开座谈会,邀请专家为村民们讲解旅游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的积极影响。苏然还郑重承诺,在开发过程中,一定会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全力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经过多次沟通交流,村民们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疑虑,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旅游开发。
解决了前期难题后,苏然邀请国内知名的旅游规划专家为桃源村量身定制康养旅游规划方案。专家们经过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提出了以“生态康养、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主题的开发思路。按照规划,桃源村将建设一系列康养设施,像温泉疗养中心、中医养生馆、森林氧吧步道、户外拓展基地等。同时,还会开发一系列文化体验项目,比如传统农耕文化体验、民俗手工艺制作、中医养生讲座等。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问题成了拦路虎。由于部分村民对土地流转的价格和期限存在分歧,导致项目进展缓慢。苏然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向陈树国和石勇汇报。三人紧急商讨对策,决定成立专门的协调小组,由苏然牵头,深入村民家中,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苏然详细了解村民们的诉求,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地流转方案进行了调整。他一方面积极争取投资方提高土地流转价格,另一方面延长土地流转期限,让村民们获得更稳定的收益。经过多次协商,最终达成了双方都满意的协议,土地流转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桃源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一座现代化的温泉疗养中心拔地而起,清澈的温泉水从地下涌出,热气腾腾,让人身心舒畅。中医养生馆里,专业的中医师为游客提供各种中医养生服务,受到了游客的广泛好评。森林氧吧步道沿着山间蜿蜒伸展,游客们漫步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户外拓展基地里,各种刺激有趣的拓展项目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挑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