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秘途之路 > 第11章 殡葬改革的艰难破冰

第11章 殡葬改革的艰难破冰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秘途之路!

苏然才刚从刘大爷信访问题的繁杂事务中抽身,还没来得及好好喘口气,新的棘手难题就如汹涌浪潮般扑面而来。这一次,是县里全面启动的殡葬改革工作,而曙光镇作为城关镇是县里点名的重点试点区域,被要求率先推行。

殡葬改革旨在破除传统殡葬中的铺张浪费与封建迷信现象,推广火葬,倡导文明节俭办丧的新风尚。可政策刚一落地,就遭遇了重重阻碍,当地群众对此满心疑惑,强烈抵触。

苏然身为主要负责宣传动员的工作人员,深知这项任务责任重大且困难重重。他和同事们迅速行动起来,日夜赶工制作了大量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上面详细阐释了殡葬改革的意义、具体政策条文,以及火葬相较于传统土葬在环保、节约土地资源等方面的显着优势。同时,还精心制作了一系列宣传展板,摆放在镇里的集市、广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

起初,他们在镇中心广场设置了宣传点,满心期待能吸引群众主动前来了解政策。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来来往往的村民们大多只是匆匆扫一眼展板,便一脸嫌弃地快步离开,眼神中满是排斥与不满。

苏然决定改变策略,主动出击,挨家挨户地上门宣传。他率先来到村里颇具威望的王大爷家。王大爷是村里的老住户,德高望重,他的态度对其他村民的影响不容小觑。苏然轻轻走进院子,满脸笑容地打招呼:“王大爷,您好呀!我是镇里的苏然,来跟您聊聊殡葬改革的事儿。”

王大爷正坐在门口晒太阳,闻声抬起头,神色冷淡地应了一声:“哦,小苏啊,有啥事快说。”

苏然赶忙递上宣传手册,语气诚恳又耐心:“王大爷,您看,咱县里现在大力推行殡葬改革,这可是件大好事。传统土葬占了太多土地,以后咱们子孙后代的耕地就少了,而且土葬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铺张浪费和封建迷信的做法。火葬不仅环保,还能节约土地,把节省下来的土地用来发展农业和建设,咱们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王大爷皱紧眉头,把旱烟袋在地上磕了磕,没好气地说:“小苏,你说的这些大道理我都懂,可咱祖祖辈辈都是土葬,讲究个入土为安。人都没了,还要被火烧,这不是折腾人吗?我心里实在接受不了。”

苏然连忙解释:“王大爷,我特别理解您的想法,这观念转变确实需要个过程。但火葬并不影响咱们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现在的火葬技术很先进,能最大程度保留逝者的尊严。而且,后续我们会把骨灰安置在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公墓里,一样能让逝者安息,也方便咱们后人祭扫。”

王大爷沉默了好一会儿,缓缓说道:“小苏,不是我故意为难你,这事儿在村里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大家都有自己的坚持,你还是再去问问别人吧。”苏然心里明白,想要说服王大爷绝非易事,他礼貌地告辞,又马不停蹄地前往下一户人家。

在接下来的好些日子里,苏然和同事们不辞辛劳,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户人家。然而,得到的回应大多是质疑、反对和抱怨。有的村民情绪激动地说:“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改不得,改了就是对祖宗的大不敬!”还有的村民满脸担忧,直言火葬费用太高,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起。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苏然和同事们始终保持耐心,一一细致解答,可效果微乎其微,村民们的态度依旧十分坚决。

为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苏然和镇政府商议后,决定召开一次全体村民大会,全面、深入地解读殡葬改革政策,解答大家心中的疑惑。会议当天,村里的大晒场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不满和困惑,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不安的气氛。

苏然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坚定而有力:“乡亲们,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儿,就是想和大家好好唠唠殡葬改革这件事儿。这是县里的重要决策,是为了咱们城关镇的长远发展,也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家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