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第2/2页)
夏茶在三季茶中品质略低,因为经过漫长的酷暑,茶叶焦黄粗大,而且不耐冲泡,所含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少,当然其价格也是最便宜的。秋茶叶片比夏茶要厚,炒出来的干茶略微显粗,干茶色泽翠绿,但是小黄片增多;口感上,香气浓烈,有种特有的秋茶香,和铁观音的兰花香相似,茶多酚含量降低,所以秋茶没有苦涩感。相比而言比夏茶好比春茶差,中间档次。
秋茶系用立秋前后采摘的茶叶所炮制,这时采摘的茶叶,由于气温有所下降,雨水也较夏天有所减少,茶叶生长又有所缓慢,因而这时的茶叶虽不及春茶之香醇,但其品质仍好于夏茶。
日照绿茶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包括采茶、摊凉、杀青、揉捻、搓团提毫、烘干等工序。
采茶、摊凉要求采摘必须精细,大小均匀一致,不采雨水叶、病虫叶、紫色叶。采摘叶必须用竹篓装盛,禁止用各种袋装,以防鲜叶红变和闷熟。
进厂后抖松摊放,厚度不超过10厘米,摊放时间3~4小时,鲜叶开始透发香气即开始加工。杀青则采用国际最先进汽热杀青机,叶失水率约在35~37%之间,也可用手工杀青并完成后摊凉。
揉捻采用6 cRm-35型揉捻机,每桶装3公斤左右,轻揉不加压,时间3~5分钟,揉时过长,压力过重,易出现茶汁外溢,影响色泽和显毫。搓团提毫则采用手工操作,凭制茶技工经验加以调节,边搓团,边解块散热,搓制条形卷曲,茸毫显露,干燥达80%即可。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烘干,用941型箱式烘干机,边翻边抖动直至干燥,烘至含水量6%。
日照是“中国北方绿茶之乡”,“日照绿茶”作为日照八大名片之一,闻名遐迩,是山东“南茶北引”的硕果之一。
关于当年南茶北引的背景,Sd省茶文化协会会长王裕晏先生曾有一段介绍文字:“在谭启龙来山东担任高官时,毛主席与他谈起南茶北引,建议山东‘在山上多种些茶’。山东素有浓厚的饮茶习俗,是中国茶叶消费大省,即使每年从南方调拨四万多担茶叶,仍不能满足需求。当时茶叶是国家统配物资,是出口换汇的重要商品,增加调拨数量十分困难。谭启龙的到来,为山东从南方引种茶叶带来了机遇,他被誉为山东南茶北引的第一人。”
日照地处鲁东南,东临黄海,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尤其是山清水秀、云蒸雾绕的沿海山区,很适合种植茶叶。1959年,Sd省政府确定日照作为“南茶北引”的试验县之一。
日照人素有饮茶的习惯,沿海渔民尤甚,出海前必须先饱饮一顿,然后才能上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县销售茶叶约五千余担,均由南方购进。日照选择上李家庄子、双庙、安东卫三村等几个点开始试种。他们采取去南方取经学习,请南方种茶专家来传授技术、现场指导的办法,克服了虫害和冻害等困难,终于在 1966年试验成功,让南方茶叶逐渐适应了当地环境,山东人也学会了茶叶的制作工艺。
1966年,东港区的前身日照县“南茶北引”获得成功。此后茶叶产业不断发展。 1966年日照只有两个村8.7亩分地种茶,到了1967年是14个村,1968年达到23个村,不仅面积越来越大,成活率也随之正比例攀升, 1968年的时候,成活率已经达到80%以上了。三年实验结果,“南茶北引”在日照成功实现。
1973年10月,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日照县召开了“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包括xJ、xZ在内的6个省区派人参会。至20世纪70年代,日照茶叶种植已经发展到300多个村,种植品种各不相同。
1980年,日照共有333个村种茶,茶园面积达到了 亩。规模达到100亩以上的村,有十五六个,达到50亩以上的村,有50多个。随着茶园的扩大,产量也在逐步提高,每亩地平均产70多公斤的干茶,居Sd省首位,接近全国的产茶水平。
1998年开始,RZ市把绿茶生产确立为农业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致力建设“江北绿茶第一基地”,日照绿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