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量子跃迁 > 第10章 起源回响

第10章 起源回响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量子跃迁!

自从星核危机解除,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热情被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林博士已然成为这场探索浪潮的核心引领者,其团队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一系列针对宇宙基础法则与神秘现象的深度研究项目。而星核所传递出的信息,如同一条无形的线索,牵引着他们向宇宙起源的方向深入探寻。

林博士联合全球顶尖学府与科研机构,启动了“宇宙溯源计划”。计划旨在整合各方资源,利用最先进的观测设备与理论模型,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暗物质分布、引力波数据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分析,试图从宇宙诞生之初留下的痕迹中,找寻那些隐藏在时间长河里的关键信息。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一个来自欧洲的科研小组有了意外发现。他们在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精细图谱进行对比时,察觉到在一片极为广袤的天区中,辐射温度存在着极其细微但规律异常的波动。这种波动与现有宇宙演化模型中的预测大相径庭,却似乎与某种古老而未知的能量传输机制存在关联。林博士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组织全球专家进行线上研讨,经过数周的激烈争论与反复验证,一种全新的理论假设逐渐浮出水面。

该假设认为,在宇宙诞生初期,除了已知的物质与能量形式,还存在一种被称为“原初回响”的特殊能量场。这种能量场在宇宙大爆炸后的极短时间内形成,并且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与物质和时空相互作用。随着宇宙的膨胀与演化,“原初回响”并未消失,而是隐藏在宇宙的各个角落,以极其微弱的信号形式持续影响着宇宙的发展进程。此次发现的微波背景辐射异常波动,很可能就是“原初回响”的残留痕迹。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林博士决定开展一项史无前例的观测实验。他牵头建造了一座名为“宇宙之眼”的巨型射电望远镜阵列。该阵列由分布在全球五大洲的上千座射电望远镜组成,通过量子纠缠通讯技术实现实时数据同步与协同工作,能够对整个宇宙进行全方位、高分辨率的观测。

经过数年的艰苦建设,“宇宙之眼”终于投入使用。在首次全面扫描观测中,海量的数据如潮水般涌来。科研团队日夜奋战,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终于,在一片遥远的星系团背后,他们捕捉到了一组神秘的信号。这组信号的频率和波动模式与“原初回响”理论预测的特征高度吻合。

林博士激动不已,他深知这一发现的重大意义。如果能够深入研究“原初回响”,人类将有望窥探到宇宙诞生之初的真实面貌,理解那些塑造宇宙基本结构与演化路径的原始力量。为了进一步探索这组神秘信号的来源和本质,林博士组织了一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深空探测任务组,计划派遣一艘装备精良的星际探测器,朝着信号源的方向进发。

星际探测器“起源号”在万众瞩目下发射升空。它搭载了最先进的能量探测设备、粒子分析仪以及量子通讯模块,能够在漫长的星际旅行中对各种宇宙现象进行精确观测,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回地球。在穿越太阳系的过程中,“起源号”利用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加速驶向遥远的星系团。

经过数年的漫长航行,“起源号”终于抵达了目标区域。探测器周围的空间充满了各种高能粒子和辐射,环境异常恶劣。但凭借着先进的防护技术,它成功抵御了这些干扰,开始对神秘信号源进行详细探测。通过对信号的深入分析,科学家们发现这些信号并非简单的能量波动,而是蕴含着一种复杂的编码信息。

解码工作成为了摆在科研团队面前的又一道难题。来自全球的顶尖密码学家、数学家和信息学家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艰难的挑战。他们运用各种先进的算法和计算模型,对信号进行反复拆解和分析。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破解了部分编码信息。

这些信息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宇宙的诞生并非是简单的一次大爆炸,而是经历了多次能量的爆发与重组。在最初的宇宙创生阶段,“原初回响”作为一种原始的能量秩序,引导着物质的分布与聚集,为星系、恒星和行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原初回响”的能量逐渐分散,但其核心的信息却被隐藏在宇宙的各个角落,等待着被重新发现。

然而,正当科学家们沉浸在这一重大发现的喜悦中时,“起源号”突然检测到一股强大的能量波动正朝着探测器袭来。这股能量波动的强度和特征与之前所接触到的任何宇宙现象都截然不同,它携带着一种强烈的压迫感,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殆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