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娇养 > 14 成衣坊

14 成衣坊 (第2/2页)

并没有走得多热络,逢年过节只是互赠礼以续交好。

关系清清淡淡的。

侯府不悔,秦家不谄。

因此,谢秦两家的风范一直都为外人道,令人钦佩。

再看谢晏和秦知宜,无论是宴会还是诗会,从没被人见过走得近的时候,仿佛两个互不相干的。

大家知道,一是因为谢晏潜心修学,无意儿女情长。

这二嘛……有人猜测,两个小辈对这婚事并不满意。

秦知宜在京中贵女中,是有目共睹的骄奢。

名声不差,却没多好。

若她是男儿身,恐怕像男子里的纨绔子,不学无术,招猫逗狗。

谢晏与她是完全相反的人。

人家清正好学,洁身自好,从不往享乐之处去。

更没有一星半点不好的污点传闻。

今日他陪同秦知宜一起来这绮罗阁看衣裳竞价,若是秦知宜不知节制,恐怕会惹世子不喜吧?

短短时间,众人眼神挪动,心中掠过几重想法。

既担心看中的衣裳有人抢,又想看别人家的热闹。

秦知宜浑然不觉,落座后对旁人笑了笑,如常打了招呼后,扭头和晚桃说话。

“我去年在绮罗阁买了几身衣裳来着?”

晚桃细数着答:“三身,有软云纱的襦裙、雪狐毛的斗篷,另洒金蜀锦的旋裙。”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

在座的,曾经错过这几样心头好的,都暗暗咬牙切齿。

还以为秦知宜在耀武扬威。

可“竞独”的规矩明明是铺子的店家定下的,价高者得,得不到心头好的,只能怪自己银钱不够。

哪儿能怪到人家得主头上去呢?

坐在秦知宜左手侧的谢晏听了,面色如常。

听别人传言,还以为秦知宜有多败家,只不过买三身衣裳罢了,他不觉得这数量多。

可他不知道,这是只在绮罗阁买的数量。

并且她只出手的三次,每一次最终的独价,都是绮罗阁账上少见的高价。

方才那三套衣裳,没有一套低于三百两银。

可惜谢晏对女子一无所知,还觉得他夫人是不是买少了。

一年就买了三次,这哪里是骄奢,这是勤俭。

谢晏的确不喜欢铺张浪费,但这都是对内的。

若以这规矩约束他人,尤其是他的发妻,那不是节俭,是吝啬。

只要在侯府可承受范围内,偶尔开销大一点不是问题。

谢晏平静地在一旁等着,目不斜视,连伙计端上来的茶水都未碰一口。

店娘子依次把铺开成衣的架子推出来展示,并为各位女客讲解衣料和工艺。

在座的女客,时不时目光投向秦知宜,看她的反应。

不是为别的,而是秦知宜素来挑剔,眼光高,凡是被她竞走的衣裳,没有不好的。

再加上她容色和身段都出众,穿上身更是惹人心动。

把那些衣裳衬得华贵美艳,更加令人意难平。

这呈出来的有些衣裳,其她人看着感觉还不错,想出手时,一看秦知宜不为所动,心里的喜欢都要减轻两分。

秦知宜有一搭没一搭剥着瓜子,闲闲地看着。

她虽喜欢挑剔吃穿用度,却并不盲目,只信个眼缘。

没眼缘的,就算旁人捧得再高,不得喜欢,她也不会上心。

而她若喜欢的,凡是在力所能及范围内,都要得到才好。

得不到的,又很快就忘了。

经常来这边“竞独”的,有些人心里计较喜欢的东西被人抢了。

没往心里去的秦知宜因为没介意过别人,所以从不知道,她让人不喜。

店娘子推上来一套以胭脂红为主的对襟薄袄配三涧裙,令人眼前一亮。

款式倒不错,只是秦知宜不喜欢这样张扬又沉闷的颜色,所以继续无动于衷。

这时候,乔尚书独女乔妍看了眼秦知宜。

“这件你也不喜欢?”

胭脂色薄袄上用白蚕丝线绣了落雪红梅图,想法惊艳、绣功卓绝,令屋里的人都亮了眼。

娘子特特多介绍了几句,绣工出自江南织女造的甲级绣娘,因此这身衣裳底价不菲。

六十两银,少见的高价成衣。

按照以往情况来说,这样的精品成衣势必多人争抢竞价。

此时乔妍发话,其余人都看向秦知宜。

秦知宜摇头,又掐开一颗瓜子,没有擦手的迹象。

“真不喜欢?”乔妍狐疑,阴阳怪气地问,“不像你啊,是不喜欢,还是今日不敢喜欢?”

她暗讽秦知宜,今日是因为谢晏在场,所以有所收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