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登基大典 (第2/2页)
“并且在取代了齐国之后,你又是如何治理这个国家。”
因为上一次,
没有继续模拟的关系,
因此,
高晚秋也很好奇,韩子成的后续做法,以及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九月,大军几乎荡平了周边反叛的州郡。】
【十月,章邯率军北上,平定了冀州反叛的地区,随后继续北上击败燕军,收复了被燕国侵占的领土。】
【十一月,白起亲自率军,击败了南宋、南陈的联军,斩首十六万,同时屠灭了兖州、豫州、徐州所有的世家门阀。】
【十二月,你几乎掌控了原本属于齐国的所有领土。】
【次年,正月初一,在群臣的建议下,你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汉’,改‘洛京’为‘洛阳’,年号:绍汉。】
此时,
模拟画面中,
天光破晓,
洛阳皇城内外,旌旗蔽空,甲士如林。
十万精锐铁骑分列御道两侧,玄甲映日,长戟森然。
自朱雀门至太极殿,九重宫阙尽披红绸,金吾卫执金戈肃立,文武百官着朝服跪候。
“吉时已到——新皇登基——”
随着礼官的一声长喝响彻云霄,钟鼓齐鸣,浑厚的号角声自城门层层递进,最终在太极殿前化作震天动地的山呼。
“万岁!万岁!万岁!”
韩子成身着玄色冕服,十二旒玉藻垂落,踏着猩红御毯缓步前行,
身后九龙华盖如垂天之云,在晨风中猎猎翻卷。
阶下,
白起、章邯、张郃等大将按剑而立,战甲未卸,周身犹带血火之气。
文官队列最前,
丞相诸葛亮手持玉笏,朗声宣读《开国诏》:“天命维新,革故鼎新。今承乾坤之意,顺兆民之愿,即皇帝位,定鼎中原,国号曰‘汉’......”
诏书声中,
朝阳冲破云层,
第一缕金光洒在韩子成肩头绣的金龙上,
那龙目嵌着东珠,此刻如活物般熠熠生辉。
礼部尚书手捧紫檀木匣稳步上前,
匣中盛放着刚刚铸成的"绍汉受命之宝"。
在韩子成抬手接过玉玺的瞬间,城外三十万大军同时举戈顿地。
咚!
大地震颤,
太极殿前九鼎焚香,青烟直上苍穹。
韩子成将手中的玉玺高举过眉,声音铿锵有力:“臣韩子成,叩告天穹,日月山川,臣韩子成以血火涤荡乾坤,今承兆民之托,继炎汉正统,立国号'汉',建元'绍汉'!”
随着韩子成的话音落下,
天坛四周七十二面夔皮大鼓同时擂响,声震九霄。
接着,
韩子成面向坛下百万军民。
“朕今日立誓!”
"凡我大汉子民,老者必得颐养天年,幼者必得诗书教化!耕者必得沃土千顷,工者必得利器万钧!商旅可行遍四海,将士可马踏八荒!"
说完,
韩子成猛然拔出腰间天子剑,剑锋直指苍穹:"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辱我子民者,虽强必戮!侵我疆土者,虽众必战!"
"这江山,朕与诸君共守之!这盛世,朕与万民共创之!"
随着最后一字落下,
城外,
三十万大军,
同时以戟顿地,声震山河:"万岁!万岁!万万岁!"
......
前朝末代皇帝,观看新朝开国皇帝的登基大典,
一时间,
高晚秋竟然感觉有些荒谬。
更为离谱的是,
当她看到那恢弘庞大的场面时,自己竟然也产生了一种跪拜下去的冲动。
虽然看着韩子成登基的画面,高晚秋有种说不上来的胸闷感。
但不得不说,
哪怕此刻双方并不在同一时空下,
明明是透过系统,模拟出来的画面。
但那种恢弘、庞大的气势,
还是让高晚秋感到无比震撼。
“朕可不希望,这一幕真的出现在现实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