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三国之董卓 > 气运再身,天命所归

气运再身,天命所归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三国之董卓!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室衰微,董卓,这位来自西凉的豪强,以其强悍的军事力量和野心勃勃的政治抱负,踏入了东汉的政治中心洛阳,试图在这乱世之中建立自己的霸业。

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董卓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广发檄文,招揽天下学者。一时间,四方贤才纷纷响应,其中以大学士蔡邕最为引人注目。蔡邕,字伯喈,乃当时文坛泰斗,其学识渊博,声名远扬,天下学者听闻大儒蔡邕投身董卓阵营,皆纷纷慕名而来。

这一举动,却惹得以袁家为代表的士族极为不满。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朝中势力根深蒂固。董卓的崛起,本就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如今又招揽众多人才,更是让袁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曹操,字孟德,曾为蔡邕的学生。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机会,便前来拜见蔡邕。蔡邕见曹操来访,心中甚是欢喜,二人相谈甚欢。曹操言辞恳切,对当下局势有着独到的见解,蔡邕从交谈中看出曹操的才华横溢,心中暗自赞赏。

“孟德,数年未见,汝之见识与才学,愈发精进矣。”蔡邕微笑着说道。

曹操连忙起身,恭敬地行礼道:“承蒙先生教诲,操日夜不敢忘怀。今见汉室颓微,操虽不才,亦欲为苍生社稷尽一份绵薄之力。”

蔡邕微微点头,道:“以吾观之,汝之才,必能在这朝廷有所作为。”

于是,蔡邕向董卓举荐曹操。董卓听闻,大喜过望,亲自摆酒接待曹操。曹操受宠若惊,见到董卓后,连忙行礼道:“操久闻董公威名,如雷贯耳。今受董公大恩,实乃操之荣幸。”

董卓哈哈大笑,道:“孟德不必多礼,吾亦听闻汝之贤名。今得先生举荐,知汝有大才,吾心甚喜。”

宴会上,曹操一番奉承董卓,言辞间满是敬意。董卓听后,心中甚是受用,与曹操交谈起来,询问天下局势和朝廷发展前景。

曹操侃侃而谈:“方今天下,汉室衰微,四方诸侯并起。朝廷政令不行,百姓苦不堪言。董公以雄才大略,兴义兵,入洛阳,此乃顺应天命之举。若能广纳贤才,整顿朝纲,安抚百姓,何愁天下不定?”

董卓听后,心中暗自赞叹,心想:“此子果然有雄才,若能为我所用,大事可成。”于是,他对曹操说道:“孟德所言,甚合吾意。吾欲委汝重任,助吾成就霸业,汝意下如何?”

曹操连忙起身,再次行礼道:“操愿效犬马之劳,为董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宴会过后,众人纷纷离开。李儒走到董卓跟前,低声道:“主公,此人非等闲之辈,心中之志犹如日月,不可不防。”

董卓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吾对曹孟德也有所耳闻,其祖父乃中常侍曹腾,其父虽无大才,但也当过几年太尉。凭此等身份,本可巴结袁家,然曹孟德刚正不阿,实有大才却不得袁家重用。如此人才,若为我所用,也让袁家少一智囊。”

李儒听后,微微点头,心中虽仍有疑虑,但也不便再多言。

此后,曹操常出入董府,与董卓商议政事。一些士族和朝臣对曹操很是厌恶,背地里咒骂曹操,说他投靠董卓,乃是不忠不义之人。曹操听到这些流言蜚语,却置若罔闻。他心中明白,自己要做的是大事,这些碌碌小人又岂能知晓他心中的志向。

一日,董卓招来蔡邕,请教一些学问上的问题。董卓虽读过些书,但很多还是不懂,于是虚心向蔡邕请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