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9章 (第2/2页)
说着,韩旷便叫周小乙、成安一同解下马车上的鞍套,牵出三匹马来。
林稹抿嘴,轻声道:“郎君这是要三人同去?”
韩旷看她一眼,解释道:“雨中道途泥泞,一人骑马出了事孤立无援。所以探路最少也得两人同去。”
“况且这会儿已是半下午,离天黑只剩下一个多时辰。若寻到的借宿之处是个没人烟的野庙荒寺,届时遣两个人回来报信,总得再留一个人整备柴火、热水,吃食。否则天一黑打柴都来不及。”
钱氏恍然:“原来如此。还是郎君考虑的周到。”
周到,当然周到。
三人同去,若真找到了借宿之处,偏偏天色已晚、或者大雨路难行。人家都不用回来了!
林稹心知肚明,佯作疑惑,插话道:“话虽如此,只是郎君一去,货物便无人看管了。”
这有什么,钱财乃身外之物,舍了便舍了。
还没等韩旷开口,林稹一脸感动:“我们与郎君不过萍水相逢,郎君不仅肯为我等前去探路,还肯将价值千金的货物交托于我等。这般信重,万死难报。”
“还请郎君放心。只要我在,必保郎君货物无虞!”
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韩旷又好气又好笑。
这小娘子不仅给他戴高帽,还半是提醒,半是约定。我帮你看住货,若你找到了借宿的地方,请千万要回来报信啊。
韩旷头一回瞧见这种慧黠灵秀、思维敏捷、脸皮还厚的小娘子,实在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
见她眼神坚定,一脸正气,简直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光明磊落。
真真是个人才。
韩旷嘴角微翘,意味深长的看过去:“那就多谢小娘子了。”
林稹面皮微红。说到底,都是陌生人,真不能回来报信,也不好强求。
思及此处,林稹缓了神色,真心道:“万望郎君早去早回,一路平安。”
韩旷倒被她弄的一怔,也正色道:“借小娘子吉言。”
语罢,带上两个护卫扬鞭策马,犹如离弦利箭,沿着蜿蜒的官道纵马狂奔而去。
眼见得人一走,钱氏忍不住斥林稹:“你浑说什么呢,什么叫保货物无虞?万一那些货缺斤少两,或是被雨淋湿了,难不成还得我们来赔?”
“我方才在外人面前不好说你,你也大了,越发的擅作主张。待到了京里,只管让你爹教训你。”
林稹蹙眉道:“娘,我说这话是有缘故的。那人绝不是商户,哪个商户会随意丢弃货物?分明是……”
“郎君!”
林稹和钱氏被唬了一跳,赶忙循声望去,却瞧见站在她们背后的钱五郎这会儿靠在亭柱子上。
“怎么了?”钱氏蹙眉道。
见自家姑母和大妹妹望过来,他赶忙挺直脊背,哑声道:“没什么,金砚胡嚷嚷罢了。”
“郎君方才身子都打晃,何必强撑呢!”小厮金砚委屈巴巴地扶着钱五郎。
桂妈妈也赶忙道:“娘子,小郎君淋了雨,方才又跑来跑去的出汗,冷风一吹,只怕是烧起来了。”说着,她自己也狠打了两个喷嚏。
钱氏一慌,“这、这荒山野岭的,上哪儿请大夫去?”
话还没说完,钱氏陡然心惊,娇姐儿昏昏欲睡,莫不是也伤风了?
她撂下一句“你们先照顾五郎,我去看看娇姐儿。”语罢,直奔骡车而去。
钱氏一走,林稹不由得哀叹起来,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她赶忙喊道:“桂妈妈,五郎的行囊是你收拾的,里头可有治风寒的药?”
“我没事。”钱五郎咳了两声。
桂妈妈急得团团转:“来时匆忙,娘子倒给备了些常用的平胃散、消暑圆、豆粉丸之类的。可这会儿没大夫,也不敢乱用药啊!”
“我真没事。”钱五郎倔强道。
金砚都急眼了:“郎君!你都这样了,哪里没事了?”
眼看着乱成了一锅粥,林稹当机立断道:“金砚,你扶着五郎先去后头装笼箱的骡车上挤一挤。”
“桂妈妈,你去问问娘,娇姐儿可有风寒?若没有,可否挪些笼箱去她们的骡车里,也给五郎腾出些地方来。”
“阿大,你穿上蓑衣去捡些柴火来。别管有没有发烧,一人灌两碗热水也是好的。”
哎。”众人齐齐应了。
有人肯出主意,这会儿大伙儿心里有底,也没那么慌乱了,便纷纷动起来。
乘着大家都在忙,林稹慢慢踱步到韩旷留下的马车边上。
撩开车帘,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