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解决问题的根源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建筑队忙不过来就招人呗,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要愁?”
“亏您还是个管委会的主任呢,要是被领导知道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把您难住了,您啊,就跟我一样做个闲云野鹤吧。”江澈喝了口茶水,嬉笑着说道。
“你以为我不知道让他们招人啊!可是现在工厂都招不到人,又有哪个小年轻愿意去工地搬砖呦。”
“好嘛,之前一车皮一车皮的往外地农村送,现在都往回召回。”
“之前嘛,建筑队还能忽悠点人进来,也不知道哪个缺了大德的直接找到家里,又是许诺工作条件,又是许诺进厂过了学徒期马上就给转正。”
“现在建筑队是根本招不到人啊。”
听到江澈这般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风凉话’,柳希文恨不得上去咬他两口。
在人人都有工作,人人都要劳作的国家,江澈这种‘闲云野鹤’是一般人能够做的嘛?
有些隐秘的事情,他可比江澈这个本人都知道的清楚。
按照江澈的级别,其实早就应该给他安排警卫员了。
可就因为江澈曾经说过不喜欢身边有警卫员跟随,虽说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着想,可人都是惰性的,若是有了警卫员就会习惯性的使唤人,这不就是地主老财的架势么。
再说了,老同志腿脚不方便安排个专人跟随工作生活都能方便许多,自己年纪轻轻的多跑跑腿也好。
就这么两段话,上面就同意了江澈的意见没有安排。
再比如,江澈不用和其他人一样天天定时定点的去坐班,也只是江澈一句:‘我是负责设计的,更多需要的是灵感、是创意,天天窝在办公室都成定势思维了,怎么创新?’
就这一句话,上面便同意江澈不用坐班。
还有,不管是在国内做研究还是国外做学问,就逃离不了一件事——文山海会。
江澈实在受不了这个研讨会必须到场,那个座谈会必须去主持,跟上面发了一顿牢骚。
事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会议需要邀请江澈的,可以发出邀请,但是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允许打感情牌打政治牌要求江澈必须到场。
虽说这些事儿有些人说是捕风捉影、以讹传讹,都是假的。
但柳希文和江澈的关系多近了,自这些事儿传出来之后,他就没见到过江澈正儿八经的上过一次班,近些年也没有像前些年一样,动不动就外出开会。
要是能有机会做江澈这种的‘闲云野鹤’他倒是巴不得呢,就怕是自己只能做那种闲出屁的野人喽。
以前人多工作少,城市养不活这么多年轻人,再加上种种原因才有了上山下乡。
去年虽说有点用工荒的苗头,但是把人员往回召召还能应付的过去。
今年不一样了,与阿美的外商合作了一年多,大家的信任感提高了,国内生产的质量也上去了,外商们采购的物资越来越多,而且今年来采购的外商早已不仅仅是去年那些人了,西欧一些国家的商人都跑来采购。
订单多,采购金额高,外事部门的工作人员高兴了,可实际负责实际工作的管委会们看到这么多订单犯难了。
无论是服装、鞋帽,还是食品百货,这些行业可都是人口密集型产业。
想要提高产能,除了增加工人还需要兴建新的厂房。
可偏偏现在建筑队人手奇缺!
之前建筑队缺人,在火车站、长途客运站还能拉几个人高马大能干活的进场,可从去年开始就难喽。
许多回来的都是拿着工作入职表的,建筑队说他们工资高,这些人回一句工厂工作轻松;建筑队说他们福利待遇高,这些人回一句朝九晚五工作稳定。
任凭建筑队的人嘴皮子磨破了,都忽悠不到几个人。
“咱好好聊天,怎么还骂人呢。”
“技不如人,咱再想招呗。”
听到柳希文提到‘直接找到家里’江澈的脸色顿时有些尴尬,若是没记错的话,当初赵红柱跟自己埋怨招不到工人,是自己给赵红柱出的这个主意。
估计京汽用多了,被别人学去了。
至于工人的短缺,江澈也不是第一次听到了。
无论是赵红柱,还是轧钢厂的厂长,再或是其他人都抱怨。
去年江澈听到老家的家具厂是柳希文专门放在那边的时候,江澈还刻意的感谢了一番柳希文。
如果这件事儿放在别人身上,柳希文就把功劳占了。
不仅要这人现在的感谢,还得要他记住一辈子,还得是全族老少都要记得他的好。
但是面对江澈,柳希文当时狂摆手。
一个是他与江澈的关系这么多年了,大家是什么样的人,都清楚。
他知道江澈为人和善轻易不与人结仇,但并不代表江澈没脾气,要是被他发现谁欺骗了他,事后再想挽回基本是无望了。
江澈也知道自己虽然把仕途和名利看得特别重,但是并不会毫无原则和底线的做事情。
那天柳希文和江澈说明白了,自己把家具厂放在江澈老家,不仅仅是看在江澈的面子上,更多的是江澈的族老祖亲们手艺确实好。
虽说把家具厂设在江澈老家公社确确实实照顾了江家父老,那也是没办法的,谁让满京城合适的木匠太少了。
说到底,还是缺人的因素。
要不然怎么着也不会把一个只做对外出口的家具厂设立在江澈那个只有庄稼地的老家。
“想招,我也想想到一些好招、妙招能把这事儿度过去,可人就那么多我能怎么办?”
“喏。你看看。”
“人的事情还没解决呢,这边又开始出新难题了。”
说着话,柳希文愁眉苦脸的把桌上的一份文件递给了江澈。
通篇看下来,就两个中心,一个是申请增加运输车辆,另外一个就是由于货运车辆太多,造成道路拥堵。
这两个情况怪不得别人,当初建设规划的时候,就是哪边有空地就往哪边塞。
之前没有这些问题,是因为生产多少都是按照年前制定的计划做的。
不管是生产还是运输都运转了那么多年,早就形成了一种平衡。
外贸的订单开始增多,产能扩大,肯定会对运输和道路的载荷能力有所增加。
如果是之前那样,外贸订单缓慢的增长还好,各种需求稳步跟进就成了。
可自从江澈在阿美搞那么一出,在这一年多稳定的合作后,外贸订单量不是猛增的问题了,直接井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