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国工业从机械厂开始赚外汇 > 第172章 占领未来技术制高点,从来不是一句空言

第172章 占领未来技术制高点,从来不是一句空言 (第2/2页)

“涡喷7的技术原型是老大哥R--11,虽然我们在60年代初就获得了相关技术参数,但是因为R--11相关技术并不算是成熟的技术,老大哥自己也是多次改进,最后也放弃了这个方案,改为高压压气机的改型技术方案,也就是R-13。”

“R--11所采用的理论研究和涡喷发动机的主要调节布局 。

压气机为六级轴流式,三级低速压气机全部采用超声速设计;

涡轮为两级轴流式,第一级导流叶片为空心气冷式,效率0.89;

燃烧室采用环管式设计,热效率0.97;

加力燃烧室装有两圈V型火焰稳定器,供油装置和点火电嘴,加力比为1.474,热效率0.85;喷管为全状态可调式。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兼具高速的同时,设计相对简单可靠。

但是在我看来缺点也十分的明显~”

徐良说到这停顿下来,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因为相关的技术他已经在资料上列举的十分清晰。

一个小时后,张红星率先提出疑问:

“徐总,根据你这份资料中提到的加力燃烧室,双轴压气机,超声速级,可调导流叶片等相关技术,在超声速压气机级的加力涡喷发动机中的应用,算是可圈可点,只是如果想要达到高温环形以及环管形燃烧室,高温\/高落压比涡轮性能,这需要更先进的高性能新型结构材料……”

还没等张红星说完,一旁的牛一行打断道:“老张,你别急啊,你继续向后边看,徐总已经给出答案,说的明明白白的。”

“关于新型结构材料‘钛单晶合金’的提炼可行性方案,嗯,对应的资料应该就是这份了。”

张洪雷、邢建国还有王鹏看着手中的技术资料,忍不住吞咽口水。

单是他们手中的技术资料,可以说其价值不可估量。

按照以往徐总给出的技术成功率来推算,这份被徐总命名为‘涡喷-9’的新型航空发动机,必然是可行的设计方案。

果然他们与徐总的差距就好比隔着一个太平洋。

徐良见几个人都抬起头看他,这才放下手中的水杯,继续道:

“虽然单纯依靠我们贝州集团现有的技术底子,肯定在短时间内生产不出成品来。”

“不过我已经把这份技术通过相关渠道给到了国内几所飞机研发单位,咱们只需静待佳音即可,关于发动机方面的事情,自然是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制造,我们只需完成本职工作即可。”

“毕竟一架飞机,可不仅仅有发动机,还有航电设备、飞控系统,机身骨架的制造,方方面面都涉及新技术,这都需要我们去探索。”

“凭借咱们现有的航电设备制造经验,以及先进的飞控系统研发一套配套新型喷气式大型飞机的技术方案,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接下来,王鹏,还有牛一行你们两个小组,接下来主攻这个方向。”

王鹏还有牛一行两个人闻言,立刻挺直腰板:“是,请徐总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毕竟徐总就差把饭喂到嘴边了,如果这都不能完成,岂不是让张红星还有邢建国还有张洪雷几个人嗤笑。

张红星、张洪雷还有邢建国,闻言纷纷看向徐良,等待分配任务。

“邢建国你接下来接手张红星正在进行的项目,要在其基础上开发出新型号,以满足供应南边前线部队的需求。”

邢建国心中虽然略微有些失落,但并没有表现出来,毕竟自己相比张红星等人,还是稍微差那么一点意思。

毕竟年龄稍微大了一点,在学习新技术上已经逐渐有些力不从心。

只能从事一些相对简单的研发任务。

“是,保证完成任务。”邢建国语气坚决,气势不输王鹏还有牛一行两个年轻人。

接下来徐良把目光瞄准张洪雷:“张洪雷你的任务相比其他人,看似轻松,实则责任重大。”

张洪雷闻言表情立刻变得十分认真,眼神中透着坚定:“徐总,你就说需要我们小组主攻哪个方向,必然不会拖大家的后腿。”

徐良对着其微微点头,示意其不要急,随即沉声道:

“你们小组都是我从国内各大研究所借调过来的航电方面的大牛,所以关于飞控系统、航电设施方面只能交给你们来完成了,有没有信心。”

张洪雷闻言,直接站起来立正保证道:“有,坚决完成徐总交待的研发任务,绝对不会拖大家的后腿,给咱贝州集团研发部丢人。”

徐良摆了摆手示意其坐下说话。

“至于张红星,你带着你们小组的核心技术人员,跟我主攻另外一个方向。”

张红星闻言心中顿时压力山大,要知道刚才徐良定下的基调是航空航天方面的技术研发。

其他人说起来,都算是航空方面。

而航天方面从刚才开始,也就提了那么一嘴而已,现在终于轮到技术更难的航天部分了?

张红星可一点信心没有,就他们贝州集团这点技术储备,真的可以搞航天?

好吧,如果没有徐良,别说航天,就算是航空方面,他们贝州集团连给人提鞋的机会都没有。

其他人自然也明白徐良说的另外一个方向是什么,纷纷把目光看向徐良。

“我可是给上面立下了军令状,必须要在明年完成设计一款可用于发射小型卫星的商用版火箭发动机。”

“之前咱们也对相关方面的技术进行了验证,但是这明显远远不足以实现发射卫星的最终目标。”

“所以接下来的很长时间内,技术一组以及我都要全力以赴,争取早日攻下这一难啃的骨头。”

张红星闻言脸上都开始激动的冒红光。

别看徐总说的轻松自然,可他知道这其中涉及的东西一点都不简单。

可以发射卫星的火箭发动机,那不就是洲际弹道快递的发动机吗?

果然,徐总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占领未来技术制高点,从来不是一句空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