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盗庄记 > 第153章 兴灭颠倒姑娘魔瓶

第153章 兴灭颠倒姑娘魔瓶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盗庄记!

洪四林看到了令他无法置信的一幕:水塔里竟然有一个不知道是死是活、双眼紧闭的人体。

洪四林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然后迅速从钢筋梯子下来,胆颤心惊地跑向了父亲的办公室。

供销社副主任,洪四林的父亲,听到儿子的描述后,急匆匆地连夜赶到水塔处,但非常奇怪的是,水塔中人已经不见踪影。

“俺爷,您以前没有听到过这种凄惨的‘呜呜’声吗?”刚刚从水塔回到住处,洪四林就迫不及待地问。

“没有,说明水塔中这个或死或活的人,就是昨天夜间才进入水塔的。”

“他也不是个傻子,自己不会钻进去,应该是他人所为吧。”

“应该是。我已经怀疑水塔中的这个人是谁了。”

“是谁?”

“我先给你讲个故事。我们大队的文王塘庄诞生在五代十国,所以,文王塘庄及周得的庄子,流传有很多五代十国的故事。

俗话说:‘言多必失,话出必慎’。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话一说错,有时候就会闹出事儿来,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即使是皇帝也是如此。”

“皇帝的话,不都是金口玉言吗?何况他高高在上,怎么会因说话危及自己 的生命呢?”

“五代十国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事儿。

当时,五代的第二代唐国(史称后唐)时期,它的开国皇帝叫李存勖(xu)。

李存勖武功高强,骑射过人,是个地地道道的‘武人’。但他却精通音律,热衷戏剧,他不但着迷戏剧,更是痴迷演戏,时常亲自上阵,与伶人们同台献艺。”

“俺爷,什么是伶人?”

“那个时候对演员的称呼。当时,盛行一种‘参军戏’,结构非常简单,一般只有两名演员出场,一名演员是‘参军’,出场时自认是小官的着装,但颐指气使,不可一世;而另一名演员戏中演‘苍鹘(hu)’,是参军的仆从,剧情的前半段,‘苍鹘(hu)’唯唯诺诺,却在后面戏弄参军,令他出丑。

当时,有一个人叫郭从谦,他原先是个伶人,后来参加了唐军,而且军功卓着。既会演戏又会打仗,自然深得李存勖的喜欢,因此被李存勖提拔为亲军指挥使。

后来朝政动荡,郭从谦的侄子和养父,非死即囚。郭从谦想,接下来皇帝是不是要对他下手,于是整日惶惶恐恐。这个时候,亲军中一名军士对朝廷心怀不满,因此在宫中宿卫时起事谋反。

一个小兵蛋子还能掀起多大的风浪,这次谋反很快就被平息了。

谋反被平息后,李存勖见到郭从谦时,正好是两人的场合,很适合演‘参军戏’。此时,皇帝李存勖的戏瘾上来了,就逗郭从谦说,你的同党负我,部下又谋反,你还有什么招数,不妨尽数施展。

郭从谦闻听皇帝的戏言,认为是真,顿时吓得浑身发抖,因为皇帝这话,分明是要杀了他啊!

郭从谦退下后,果断串联将士,起事谋反,这就是着名的’兴教门之变‘:李存勖先是被乱箭重伤,随后,一个伶人捡来了几具乐器,丢到了他的身上,然后以乐器为引,纵火焚尸。”

“但五代十国时,也出了个’把得住嘴‘的人物,名叫冯道。”洪四林的父亲继续说,“冯道是五代史上一个着名人物。他从后唐明宗李嗣源时任宰相,明宗是五代唐国的第二位皇帝,是李存勖的哥哥。冯道以后又任后晋、契丹、后汉、后周、五朝,八姓,十一帝。成了五代官场上一个不倒翁。”

“他真厉害!”洪四林说道。

“他有一首《舌》最能说明他是如何谨言慎行的: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

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俺爷,故事讲完了,你该告诉我水塔中的这个人是谁了吧?”

“嗯,水塔中的这个人,应该是一广中学的一个老师。”

“啊?一广中学的一位老师?怎么会跑到水塔里呢?”

“前天,一广中学召开全校师生大会。一个老师作宣传发言。也许是他讲得过于兴奋了,一不留神就惹了大祸了。”

“没有谨言慎行?!”

“嗯,他讲话的时候,一不留神,把‘兴无灭资’说成了‘兴资灭无’了。”

“俺爷,我懂了。俺听老师说过,颠倒了这两个字,可是立场、路线问题啊!”

“所以,一广中学的工宣队,立马就把他抓起来了。”

“抓起来就送到了水塔里?”

“听说,这个老师被抓起来后,当时就被进行了毒打,让他交代自己的真面目。随后,关在了距离我们这儿不远处的一间小屋子里。”

“俺爷,你是说这个宣讲者昨天夜里被弄到了水塔?”

“应该是。昨天夜里他被弄到小屋子后,应该是被毒打昏死过去了。毒打者也许认为他死了,就伪造了他进入水塔想畏罪自杀的假象。而他并没有死透,所以就发出了‘呜呜’的哭泣声。”

“那现在这个老师怎么没有了呢?”

“两个去处。要么毒打他的人发现他还半死不活着,把他转移走了。要么知道内情的人秘密通知了他的亲人或过命的朋友,把他从水塔弄走了。”

“嗯,怪不得我夜里到了水塔处,一个黑影看到我躲了起来。”

“一个黑影?”

“嗯,身形好像二楼与我打架的那个。”

“应该是他转移走了。看这样的情况,应该是后一种可能了。”

洪四林想起了这个事件后,就想到了对付郑恩之的办法。

他找到了大队部的“把子兄弟”,如此这般地交代一番。

随后,大队部的“把子兄弟”找到郑恩之的语文老师装模做样、毕恭毕敬地说:“老师,你教的学生郑恩之的作文出类拔萃,大队部想选几篇特别出色的展出,让大家学习学习!”

郑恩之因为特殊的身心状态,加之油印文集的功劳,他的作文确实高人一筹。

“咦?你怎么知道郑恩之的作文好呢?”

“好事也出门呀,大家都夸郑恩之呢,也夸您教得好,我们耳朵都磨出老茧了,呵呵,可以借到大队部学习学习吗?”

听到大队部的“把子兄弟”今日如此客气,如此会说,老师倒起了戒心。要知道,这个家伙平日对老师的态度和语气那可是横眉怒目、气势汹汹啊!事出反常会有妖?!

“谢谢你的夸奖,但马上就是作文课了,郑恩之还得用它写作文呢,借不出去呀。”老师想找个理由推辞。

“那好,老师,我不耽误你的作文课,也不耽误郑恩之的写作,我明天再来拿!”“把子兄弟”的语气似乎软中加入了硬的成分。

这个老师是“臭老九”的年代,没有几个老师敢得罪这样的学生,何况,人家拿作文的理由又是如此的充分。所以,第二天,郑恩之的作文本就到了“把子兄弟”的手中。

但这个“把子兄弟”并不亲自去看,而是交给作文成绩较好的其他“把子”反复阅读。但反复阅读的目的,并不是如“把子兄弟”所言,是找出有特色文章,以便展览学习,而是带着险恶的用心,寻找一些洪四林需要的东西。

不过,任凭“把子”如何用心,就是寻找不到想要的内容。

当“把子兄弟”垂头丧气地把“没有看到想要的结果”告诉洪四林时,洪四林没好气地说:“这点小事儿都办不成,真是个窝囊废,还想让我告诉你女孩儿身体有什么好闻的气味,痴心妄想吧。”

“嘿嘿,林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再说了,郑恩之的作文本,我不是搞到手了吗?”

“算你还做点事情,那好吧,赶快把郑恩之的作文簿给我,对于女孩的气味,等哥哥我高兴,再给你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