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科技革命,从1984开始 > 第348章 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第348章 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第2/2页)

“在车身电子系统中,芯片负责控制汽车的门窗升降、灯光照明、安全气囊触发等功能;在动力总成控制系统里,精准调控发动机与变速器的协同工作,提升汽车的整体性能与燃油经济性。”

“不过我最想详细说明的半导体强国还是瀛国。”

“瀛国是存储芯片领域的霸主,东芝、NEc、日立三家企业占据了全球 dRAm 市场 80% 的份额,产品主要为 64Kb\/256Kb,接下来的 1mb dRAm 也是由瀛国企业主导研发,东芝、NEc都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他们在成本控制和产品质量上优势明显,其良率超过漂亮国企业 20%,同时他们还通过价格战不断挤压漂亮国企业的利润空间,致使漂亮国的美光公司一度濒临破产,英特尔也因为 dRAm 的市占率从1981年的82%暴跌至不足5%,被迫转型专注cpU。”

“凭借着存储芯片的优势,瀛国半导体全球市占率从 80 年的 26% 一下子跃升到去年的超过 50%,成功登顶超越了漂亮国,除此之外,瀛国企业尼康的光刻机市场占有率也超过了 60 %。”

多年来,英特尔、德州仪器等巨头凭借领先的技术和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在全球半导体领域呼风唤雨。其在微处理器、高端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的主导地位,几乎无人能撼动。所以当江尚舟抛出瀛国半导体市占率超越漂亮国这一消息时,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

一位年老的顾问原本松弛的面部肌肉瞬间紧绷,眼神中满是惊愕,他长久以来对全球半导体格局的认知被这一数据冲击得七零八落,嘴里喃喃自语:“这怎么可能,漂亮国的半导体产业根基如此深厚……”

另一位年轻科员则满是迷茫地问向身旁同事:“我一直都觉得漂亮国半导体是绝对的老大,瀛国这是怎么做到后来居上的?”

深入研究各国国际政策的陈教授则沉思了片刻说道:“瀛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跟他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的国家政策有不小的关系吧?”

“是的。”江尚舟说道,“这是一项由政府主导、联合富士通、日立、三菱电机、松下电器、东芝这五大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推进的国家级技术攻关项目。”

“该计划目标明确,一是实现技术追赶,全力研发 1μm 制程技术,实现 64Kb dRAm 量产;二是推进设备国产化,摆脱对漂亮国光刻机、晶圆设备的依赖;三是进行产业链整合,建立从材料、设备到制造的完整生态。”

“在实施机制方面,瀛国采用联合研发模式,其中企业主要负责工艺开发,瀛国电气技术研究所则主导基础研究,比如电子束光刻、硅片加工等,同时他们也建立了专利池机制,成果由参与企业共享,有效避免了重复投入。”

“在资金投入上,政府出资 290 亿日元,占总预算 40%,企业配套 450 亿日元,总投入约 740 亿日元,按当时汇率约 3.3 亿美元,资金分配方面,设备开发占 45%、基础技术占 30%、工艺研发占 25%。”

“通过该计划,瀛国在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在光刻设备、晶圆制造技术、高纯度单晶硅生长工艺、干法刻蚀技术、存储芯片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后续瀛国企业从半导体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到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形成了一个紧密协作的生态系统。”

周希舞点了点头:“听起来似乎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好对象啊!我们可以详细剖析下瀛国模式,从中找到适合鹏城高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思路,尤其是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协同方面,探索出一条属于本地的创新之路。”

“的确,瀛国的半导体产业是我们很好的借鉴对象。” 秦奕适时地提醒道,“但同时,他们面临的风险也是我们需要提前考虑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