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隐藏关卡恸哭者 火蜥蜴的选择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月球发现地外文明!完蛋,是战锤!
=====现实宇宙 太阳系 华国月背军事基地 虚空作战模拟区
李松林再次踏入训练区域,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每一台训练仓外都围拢着数名工程师,他们身着统一的工作制服,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最后的调试工作。
训练仓闪烁的指示灯表明系统正在进行密集的数据交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机油味,以及电子元件特有的气息。
“这是怎么回事?”李松林好奇地问身旁一位正在检查线路的工程师。
“训练仓进行了一次重大升级。”工程师头也不抬地回答,手中的动作丝毫没有停顿,“马上就好,请稍等。”
李松林还想再问些什么,却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电子音打断了。这声音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测试将于10分钟后开始,重复!测试将于10分钟后开始,请技术人员完成最终校准并撤离到安全位置。”
工程师们利落的收拾好自己手边的工具,快速的撤退出训练场。
李松林和其他机甲驾驶员预备役面面相觑,但还是按照指示进入了各自的训练仓。
进入训练仓的瞬间,李松林立刻察觉到了内部的巨大变化。
原本类似于空天战机的布局焕然一新,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操作系统的布局也经过了重新调整,被分散到操纵杆和驾驶员触手可及的位置。
原本排列在正前方的主控屏幕已被替换成一块巨大的弧形全景显示屏,左右两侧还新增了四块巴掌大的辅助监视面板,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战场信息。操作界面也从直线型布局改成了环绕式设计,右手边的多轴操纵杆新增了三层快捷指令环,极大地提升了操作效率。
李松林试探性地按动几个按钮,感受着新加的反馈装置带来的清晰触感。其他预备役队员也纷纷开始熟悉新的驾驶方式,按键的咔嗒声此起彼伏。
随着人机互换头盔遮盖住脸的上半部分,驾驶员们再次进入了虚拟对战界面。
=====
当李松林的意识思维再度沉入虚拟战场的深处时,他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真实感扑面而来,原本模糊不清的机甲轮廓如今变得异常鲜明,仿佛触手可及。
李松林凝视着眼前的机甲影像:它散发着一种沉稳而威严的气势,整体设计偏向重型机甲构造,厚重的装甲表面涂覆着一层橄榄绿色的涂装,边缘点缀着黑色与灰色的细节线条,隐隐透露出一种低调的杀气。旁边的光标界面跳动着数据,明确标注出这台庞然大物的高度达到了4米,足以令人仰视。
李松林继续阅读着机甲旁的说明,机甲的头部镶嵌着一个精密的传感器阵列,多个高分辨率摄像头嵌在头部装甲中,确保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侦测能力。
机体异常强壮,装甲板块厚实得如同城墙,覆盖在坚韧的机械骨架之上,透露出无与伦比的防御力。然而,仿人形的外观设计又为这台机甲增添了几分灵动,关节处的流畅曲线暗示着它绝非笨拙的铁疙瘩。
随着全息图的旋转,李松林注意到背部隆起的大型推进器,喷口边缘隐隐泛着金属光泽,显然是为高速机动准备的。
腿部同样装备了辅助推进器,小巧却功能强大,显然是为了在高速机动中提供额外的灵活性。
这些推进器的设计与机身浑然一体,既实用又不失美感,完美平衡了力量与速度。
机体的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从装甲的接缝到推进器的布局,无不体现出设计者的匠心与严谨。
机甲下部的一排文字清晰地标明了它的型号:华国Ucm-实验型机。(设定稿 评论区)
“真漂亮。”
李松林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这台机甲的旋转模型上,轻声呢喃,语气中满是痴迷,仿佛在欣赏一件艺术珍品。
根据界面上的数据显示,训练仓,也就是驾驶舱,位于机体的胸腔核心区域。那里被层层厚重的装甲严密包裹,仿佛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守护着驾驶员的安全。
不仅如此,外部还覆盖着一道斥力盾发生器,随着光晕亮起,护盾在装甲表面若隐若现,为这核心部位增添了额外的防护。
=====
就在李松林全神贯注地摸索着操控界面的每一个按键与光标时,一阵熟悉的男中音突然从耳边传来,低沉而清晰:
“李松林,我来了。”
李松林的手指在半空中停顿了一下,随即嘴角上扬,露出一抹会心的笑意。
那个声音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对了,我给我起好名字了。你可以称呼我为:图洛。”
“图洛?”李松林抬起头,目光从界面上移开,忍不住调侃:“河图洛书?名字很大哦。”
“采纳了你的建议。我的名字,要对得起我的能力。”
李松林笑了笑,目光再次转向眼前的机甲模型,由衷地赞叹道:“这机甲,真帅!只可惜现在还只是个概念,要是能真正驾驶就好了。”
“实际上,按照咱们华国的习惯,既然放出设定稿,那么这个机甲已经开始落地转化了。”在不经意间,图洛透露一个天大的消息。
李松林猛地一怔,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你的意思是说…”
“没错,最终考核前五名,将成为真正的机甲驾驶员。”
李松林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心跳微微加速,呼吸也变得急促了几分:“考核前五名….”
“那我们还等什么,开始吧。”
=====
李松林沉浸在对机甲的兴奋和对考核的期待中,全然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之下。
驾驶训练仓内安装的全息镜头,正忠实地记录着他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并将这些影像实时传输到两个地方:虚空作战模拟区和第七隔离区的监控中心,尽管两地的观察者各有不同的关注重点。
图洛对此早已心知肚明,它的电子感知让任何数据的流动与变化都无法逃脱它的掌握。然而,它对此毫不在意。
李松林开始了再一次的基础项目训练,以熟悉新的机甲操作界面。
“基础训练科目一,完成。准确率:99.5%。评分:S+。”
“基础训练科目二,完成。准确率:97.8%。评分:S。”
“……”
“基础训练科目十七,完成。准确率:98.5%。评分:S+。”
“驾驶员学员编号005,目前平均准确率:96.53%,评分:S”
=====虚空作战模拟区
“报告!数据显示,这个‘辅助人工智能’接管了部分机动操作!”一个研究员看着屏幕上的数据,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具体数值是多少?”
“47%,其中包括32%的紧急规避和15%的常规规避。”
“47%?这可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值了!这意味着驾驶员几乎可以将一半的规避操作交给人工智能来完成。”
\它的介入直接导致机甲性能提升了73%,这几乎无限接近我们之前设想的理论极限值!\
\性能提升这么强劲?\中校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这是第七隔离区研发出来的新的人工智能?向他们发出正式问询,是否可以将这种智能系统列入未来的常规智能植入计划中。\
=====第七隔离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