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3章 飞来横祸

第3章 飞来横祸 (第2/2页)

这边冯拯在暗自得意,那边正在换衣服的丁谓此刻也是在心里爽翻了天。他竟然当众驳了当今皇太后的旨意,然后又对着朝廷的一帮宰辅重臣一顿训斥,这天下唯我独尊的感觉怎能不让他爽快无比?

只是,得意忘形的丁谓并不知道自己就此把刘娥给得罪了,而且他的那番训斥也把冯拯给得罪了。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他犯了和寇准当初同样的错误。

得罪了丁相公的人没有好下场,但得罪了刘太后的人其实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寇准和李迪为什么会倒台且败得那般惨烈?只是因为丁谓太凶残吗?这其中难道刘娥就真的什么也没做什么也不知情吗?寇准和李迪早在赵恒驾崩之前就已经被外贬了,而在他们的贬官制上盖章的那个人是谁?是刘娥啊!这一次寇准和李迪再次被贬虽然看似这一切都是丁谓在肆意妄为,但最后盖章的那个人还是刘娥啊!而且,刘娥可不是个不识字的大文盲,那上面写的是什么她全都知道。

刘娥为什么会同意丁谓毫无底线地迫害寇准和李迪?这还不是因为寇准和李迪也都是她的眼中钉。既是如此,如今触怒了刘娥的丁谓接下来的日子能好过吗?刘娥真的就是丁谓眼中根本不足为惧的一介寡妇吗?枉丁谓也是聪明绝顶之人,寇准和李迪的下场就在他的眼前,可他自己却已然在重蹈覆辙却不自知。

明代的小说家许仲琳在他的《封神演义》里面借姜太公的嘴说出了那句经典流传且必将永恒流传的话——最毒妇人心。这话是否有诽谤或歧视妇女的嫌疑暂且不论,但丁谓很快将会切身感受一回此话的精髓和威力。

暂且抛开大宋权贵们之间的这些钩心斗角的戏码,我们现在来说说此时整个大宋最重要的事情——为先帝赵恒修建陵墓。

宋朝的皇帝不像其他朝代的皇帝,他们的皇陵都是在其驾崩之后才开始在位于今河南巩县的北宋皇家陵园里选址并修建,而且相比于汉唐时期那些皇帝们花费十余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建好自己的皇陵,宋朝的皇陵往往是要求在几个月内限期完成。说来也是让人不胜唏嘘,历朝当中就属宋朝最有钱,可他们皇帝的陵墓却是最“简陋寒酸”。

赵恒是在这年的二月驾崩,而他的皇陵被限期要在这年的七月之前完工,也就是说朝廷只给了施工人员五个月的时间,而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山陵使)正是当朝的宰相丁谓。

作为每天有大量政务需要处理的大宋宰相,丁谓虽然挂了这个山陵使的头衔,但他显然不可能经常跑到大宋皇陵的所在地巩县去现场办公,而且这活得干半年,他要是在洛阳待这么久,那他这个宰相基本上也就可以不用当了。因此,这次给赵恒修建陵墓,丁谓只是作为一个总负责人在开封总揽全局,具体的活儿都交给了具体的人在前方负责。

丁谓在总揽工程建设这方面绝对是大宋此时的第一行家里手,玉清昭应宫是他督造的,几年前被皇宫里的那场大火所焚毁的宫阁也是他负责重建的。如此,修皇陵这事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挑战,而等到皇陵修好并将赵恒下葬之后,等待他丁大宰相的自然又是加官进爵。可是,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喜欢恶搞,它总是会在某个最不经意的地方和时段给人制造出绞尽脑汁也想象不到的意外。

丁谓此时权倾朝野,就连当朝皇帝和太后都被他压得服服帖帖,看样子他的权势和地位简直是稳如泰山,可转眼间他就从人生的巅峰极速下坠直达谷底,而且这中间根本没有什么算计和阴谋,一切都是合理又合法。

在介绍丁谓这次极速坠落的过程之前,我们必须得先行说明的一点是,以丁谓的智商和为人他定然不会干出自掘坟墓的蠢事,诸如霸占民田、强抢民女和草菅人命之类的恶行在他身上是不存在的。还是如前所言,丁谓其为人确实很奸甚至是很毒,可他为政并不恶,他的凶狠、卑鄙和无耻只限于对他的敌人。丁谓无论是在西南地区为官还是在河北以及江南地区为官,他的政绩都堪称卓绝,而且他在当地百姓当中的口碑也不是什么大好,而是极好,诸如寇准、张齐贤和向敏忠之类的大宋“名相”在主政地方时的表现和政绩跟他丁谓相比简直没法直视甚至是有些辣眼睛。

那么,问题就来了,丁谓这么一个精于算计且事事都小心谨慎的人到底是犯了什么过错而导致自己突然间坠入悬崖且终其一生都没能翻过身来呢?答案就是他和寇准都掉进了同一个坑里,他俩都被一个“猪队友”给坑了,而且他俩的这个猪队友还都是他们曾经的恩人,也都是在皇宫里权倾一时的超级大太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