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109章 真宗驾崩

第109章 真宗驾崩 (第2/2页)

丁谓让御史中丞薛映前去王钦若的家里问罪,王钦若当场认罪。既然你认罪了,那就得处罚你,一道诏令随即下发:王钦若由兼领使相职衔的道级节度使被直接降为司农卿,分司南京(今河南商丘),王钦若的儿子王从益降官一级,京西路转运使以及河南府的官员也因此而被集体降责。这还不算狠的,最狠的是丁谓将此事以及处罚的结果通报全国,从而以此让王钦若是彻底地灰头土脸了一回。

何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初在背后使坏整寇准的时候,不知王钦若可曾想到这世上会有比他还阴毒狠辣的角色?寇准对丁谓有知遇和提携之恩,而王钦若其实也是丁谓的恩人,丁谓第一次升任参知政事正是拜王钦若的推荐,可丁谓是怎么报答这两位恩人的?寇准倒还好说,毕竟他当众侮辱过极度在意自尊的丁谓,可王钦若何曾辱没过丁谓?不过,这也不难解释,谁让王钦若让丁谓感受到了威胁呢?王钦若意图从他丁谓嘴里抢食就只能是这个结局。

不怕流氓会武术,就怕流氓有文化,这句话简直就是为丁谓量身打造的,况且丁谓的文化可不比寻常。

这一年的另一个值得说道的事便是一个男婴的降生。公元1021年12月18日,在地处江南之地的抚州临川县一个王姓人家的宅院里诞生了一个男婴,当时没人会想到这一声婴儿的啼哭对大宋而言意味着什么,但他的名字却是震铄古今,此人姓王名安石。

未来的王相公此时已呱呱坠地,此时的丁相公也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而与丁谓的如日中天形成巨大反差的正是当今的天子赵恒。

这年的赵恒仍然是在持续地与病魔做斗争,在正月里他的病情曾有过短暂的好转,赵恒甚至为此而特意下旨大赦天下,但随后的春夏之交他的病情再度出现恶化。或是出于要施行仁政以祈求上苍赐福于自己,也或是在生命的最后时段想要更多地加恩于自己的子民,赵恒这一年里先后两次下令大赦天下,同时下诏全国各地清点刑狱并多次下令减免各类租税,但以上种种都没能让他的健康出现好转。

七月,先是京城的各处道观和佛寺相继接到指令开始为赵恒的健康举行祈福仪式,而随后刘娥更是以诏令的形式明文要求全国各地的道观和佛寺为赵恒的健康祈福。一切尽在不言中,赵恒这时候已然开始在死亡线上挣扎。

公元1022年正月初一,宋朝改年号为“乾兴”。这个年号显然不是重疾在身的赵恒选的,但这个年号的寓意却是不言而喻,可赵恒并未因此而重获新生,他的病情不是开始加重而是开始恶化。刘娥下令在皇宫里的天安殿摆设道场为赵恒祈福,朝中的大臣也是集体前往此地焚香祷告。

二月一日,继半个月前的上元节于东华门观灯之后,赵恒再次强撑病体登上了东华门并下诏大赦天下,然后就是再一次地封赏文武百官以及施恩于各地民众。这也是赵恒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露面,而他也就此与皇宫外面的这广阔天地以及他的万千子民永恒地告别。

二月十五日,赵恒的生命开始进入倒计时,他已不能开口说话。这天,两府的重臣集体前往长春殿探视赵恒,但赵恒只能目视他们而无法言语哪怕是一个字出来。这一刻他的心里有太多的话想说,也有太多的事需要交代,他的嘴唇在不住地颤抖着,努力地想要张嘴说话,可他已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丁谓见他这般模样也是顿生恻隐之心,他上前对赵恒说道:“陛下,你的圣体尚未康愈,所以你还是不要太过忧虑了。你是在担心太子能否挑起国家的重担吗?”

赵恒连着点了好几下头,丁谓再又对他说道:“太子聪明睿智且天命已定,臣等定会竭力辅助。况且,还有皇后裁制于内,一切都不劳陛下忧心。臣在此向陛下立誓,如果我们大臣之中有谁今后敢对皇后和太子不敬便是乱臣贼子,必人人得而诛之!”

有了丁谓的这番近乎于赌咒般的保证,赵恒这才放心地合上了眼睛。四天之后的公元1022年2月19日,宋真宗赵恒驾崩于延庆殿,享年五十四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