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永远的丰碑 > 第二十四章,愤而自杀壮殉国

第二十四章,愤而自杀壮殉国 (第2/2页)

中日对决,武器悬殊,敌人炮火及空中优势明显。敌人每轮攻击前,总先发四至六千炮歼灭射击,才由轻型坦克放射烟幕弹,掩护士兵向前攻击。攻击的时候,敌炮兵又做远距离的隔离射击,坦克车才掩护战斗兵向前。一次,日军先用15辆坦克开路,步兵在后跟进,缺乏重炮的中国士兵,将捆好12个集束手榴弹抱着冲到坦克下爆炸。据21集团军第16师的刘启尧回忆,8位战士用自己的生命炸毁了3辆坦克。

在民族危亡之际,被推到了“南京保卫战”生死一线的饶国华,当时处境:武器不如人,又没有援兵可用,他又怎么坚守广德呢?

1937年11月22日,日军牛岛师团侵入宜兴、长兴,尔后分兵两路准备抢占泗安,直扑广德。

饶国华指挥第433旅佟毅部,在广德前方约60里的泗安占领阵地,于27日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战斗。日军依靠飞机、大炮、坦克的优势,发动多次猛攻。我方将士武器装备虽然窳劣,但仍然拼命抵抗,终因炮火甚密,我伤亡惨重、寡不敌众。泗安于30日失守。饶国华得此凶信,心急如焚,深知广德素为兵家必争之地,拱卫南京必不可失。于是,他率领第433旅官兵奔广德前方约5里的界牌,顽强阻击进犯日军。敌人空中优势亦明显,我军伙房近在咫尺,却因轰炸猛烈无法送饭。不久,我方从宣城至广德的铁路干线被敌机炸毁。补给中断,饶国华所部被日军三面包围,我方战局渐成颓势。当时报道称,“此役战事之激烈,为我军退出淞沪以后所仅见。”但终因第145师装备较差,伤亡惨重,加上团长刘汝斋违背军令擅自后撤,以至全线溃败。泗安失守,祠山岗失陷。日军趁势向广德县城扑来……

30日,饶国华率残部一营兵力,仍受命组织反攻,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当时已经是孤军奋战,孤城了,交通也中断,弹尽援绝。增援上不来,牺牲也很大,部队兵力所剩无几。饶国华本身负伤、带伤指挥作战,他便决心人在阵地在,誓与守城共存亡。”饶国华独自一人给第23集团军总司令刘湘、副总司令唐式遵写下遗书:“刘汝斋不听指挥以致兵败,职唯有不惜一死,以报甫公知遇及川中父老之情。本部扼守广德,掩护友军后撤集中,已达成任务。我官兵均不惜牺牲为国效力,忠勇可嘉深以为慰。广德地处要冲,余不忍视陷于敌手。故决与城共存亡,上报国家培养之恩,与各级长官爱护之意。今后深望我部官兵奋勇杀敌,驱寇出境,还我国魂,完成我未竟之志,余死无恨矣。”时至黄昏,饶国华带卫兵连夜疾奔广德飞机场,命令士兵向机场各仓库内油桶发射弹药。顿时,火光冲天,仓库被焚,给敌人留下一片废墟。尔后,他又来到广德城东门外,嘱卫士铺好地毯,喝退左右,盘腿坐于地毯中间,并面对广德方向大呼:“威廉第二如此强盛都要灭亡,何况你小小日本,将来亦必灭亡!”他所说的威廉第二,就是领导德国走向强盛的德皇威廉二世。他因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倒台。饶国华说罢,向敌军方向怒目而视,拔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以死报国,时年43岁……

以死殉国、慷慨成仁,壮哉!进攻,有力地掩护了中国主力部队的撤退。

噩耗传来,饶国华蜀中亲人举家悲痛。母亲老年丧子,妻子中年丧偶,子女幼年丧父,其悲痛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但那时候,我们全家老小都明白,我父亲是为国牺牲,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是光荣的。我们应该以他为傲,以他为自豪。”多年后,饶国华之女饶毓琇这样表示。

1937年12月,饶国华的遗体由民生公司的“民俭”轮,沿长江运送回川。饶国华遗体途经各地,各界人民自发举行了公祭大会。四川、重庆各界群众集会悼念这位骁勇战将。芜湖、宜昌、万县、重庆、成都及资阳等地举行了盛大的追悼、公祭大会;国民政府、各战区长官部、各机关学校、民间团体等也纷纷发来唁电表示哀悼。各地报纸连日用特写、专题、评论等形式作了大量的报道:《二千余人吊国.殇,各界追悼饶国华》、《饶国华忠骸抵渝,本市各界今到江干迎祭,殉国经过可歌可泣,雍容遗像万人争睹》、《悼饶国华将军》……各界敬献的花圈、祭文、挽联“罗列夹道、触目墨花、婉如泪点、香绕烛泣、哀悼忠魂。”家乡资阳更是拦灵公祭,表达了他们对抗日英雄的崇敬心情。12月12日,重庆市江北巴县各界追悼饶师长暨全国抗敌卫国将士大会,于当天上午在重庆市夫子池公共体育场举行,到会民众万人以上,情绪悲壮。12月,国民政府明令褒扬饶国华英勇事迹,同时追赠陆军上将军衔,准予国葬。

全国军民各界,隆重迎祭国.殇,陪都普降半旗,国华备极哀荣,追赠陆军上将。资阳为他立祠,成都为他塑像。刘湘闻知噩耗,甚为痛惜,特拨款3万元抚其遗属。次年1月23日,将军忠骨国葬于宝台寺甘溪沟南坡。 [3]

1938年1月4日,遗体运抵资阳,县长带领各界几千人去迎接,接受家乡父老的膜拜和祭奠。下午两点多钟,灵柩才回到下西街66号的家,全家披麻戴孝跪迎。当时,全城百姓摆香案,挂挽联,哀哭声不绝于耳。饶国华的遗体在家停了一段时间,1月23日,以国葬标准下葬宝台镇协议村甘溪沟。

1938年3月12日,**东在延安各界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对饶国华等爱国将领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八个月中,陆空方面都作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这些人中间,许多是国民党人,许多是共**人,许多是其他党派及无党派的人。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从郝梦龄、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诸将领,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940年,成都市中山公园铸造了饶国华将军铜像座,树立了由国民政府**林森题字的“饶上将国华纪念碑”。

1983年9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饶国华将军为革命烈士:“原国民党陆军一四五师师长饶国华,在抗日战争中,于一九三七年十月三十日在安徽省广德县抗击日寇第十一军牛岛师团的战斗中牺牲,省人民政府决定追认饶国华为革命烈士。”1983年底,资阳县人民政府特地拨出了专款,在甘溪沟重新整修了烈士的陵墓,并立了革命烈士碑。

2009年,由国家文物局主编出版发行的《中国文物地图集》,将饶国华墓列为近现代革命遗迹文物。

2011年,雁江区政府将饶国华烈士墓确定为第三批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在成都大邑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也有了饶国华将军塑像。而广德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热血将军,在广德城设立了一条以他名字命名的国华路。

饶将军的遗体由民生公司的民俭轮运送回川,途经各地时,均举行了公祭仪式。国民政府在武汉举行追悼大会,并追赠饶国华为陆军上将。饶将军的遗体于1937年12月12日抵达重庆,巴蜀各地设立灵堂,政府各要人,群众团体,各界人士都敬献了花圈和挽联,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也分别为重庆、成都灵堂撰写挽联:虏骑正披猖,闻鼓鼙而思良将;上都资捍卫,昌锋镝以建奇勋。秉节之来,捍国卫民方倚舁 ; 存仁而达,唁生吊死倍哀思。

1938年1月23日,其遗骸安葬于资阳县甘溪沟。同年中共方面也对包括饶在内的国军牺牲将士做出积极评价。

1940年,成都市中山公园内铸造饶将军的铜像一座,并竖立了由国民政府**林森题字的“饶上将国华纪念碑“。

1983年9月10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并拨款修葺了饶国华将军陵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