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祭祀 (第2/2页)
从心脏上方的命点开始调集小宇宙的力量,一团深蓝色的能量团发着淡蓝色的光芒,无视木易体内的身体组织飞向最近的一个命点。
这团光芒到达下一个命点后,融合命点里的力量,能量团曾强了一倍多在飞向另一个目标。
就像滚雪球一样在经过59次融合后,能量团的力量提升了近百倍。
最后木易的拳头带着这些力量,突破图腾柱表面的能量防御,一拳打在图腾柱的表面。
随着木易击中图腾柱的表面,
图腾柱停止了对木易的攻击,被小宇宙的力量封镇,图腾柱变成了淡蓝色的晶体。
这是木易的小宇宙封镇了图腾柱内部的能量,在十秒钟内图腾柱里的灵魂能量将处于冻结状态没有一点反抗能力。
从能量团开始调集力量,到木易越过千米距离击中图腾柱,整个过程用时不超过0.1秒。
在附近观察木易的行动的“黑无常”根本看不清木易的动作,因为木易在准备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超过10倍音速的移动速度,闪躲图腾柱对他的攻击。
虽然对附近的人来说木易快如闪电,根本无法锁定他的身影,可对于木易本身来说他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木易现在全力以赴的调集能量居然超过了0.1秒,在和他同级的圣斗士记录里比较,木易的速度是最慢的一批人。
不过,玄武座吗,擅长的是防御,你还能指望一只乌龟外型的神兽跑多快。
木易作为玄武座,速度自然是同级圣斗士里最慢的。
好在现在没有人知道这些事,他们全部被木易接下来的行动吸引了注意力。
木易趁图腾柱被他的小宇宙力量封镇,在次调集小宇宙的力量。这次木易选择从头部的命点开始调集能量。
之前说过,圣斗士根据不同的命点调集能量方法,使出来的攻击效果会完全不同。
木易的“祭祀”能力就是从头部命点开始调集能量,他的这种能力因为和灵魂的力量有关,所以最开始的能量都是从头部调集。
玄武座的祭祀能力,不像传统文化里的祭祀需要各种各样的仪式。毕竟圣斗士是一种战斗修炼法,所有的能力都可以依靠拳头攻击敌人实现,祭祀能力自然也不例外。
最终一个蓝金色的拳印落在图腾柱的表面,这个印记完全无视了木易制造的小宇宙封镇力量和图腾柱本身的防御,直接渗透到了图腾柱的中心开始发出金色的光芒。
木易在打出“祭祀”印记后就急忙飞走,防止出现什么问题把他连带进去。
可等了几秒钟,就连小宇宙对图腾柱的封镇都解除了,那个金色的拳印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倒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为了维持那个拳印木易的小宇宙力量在不断被消耗,消耗的能量还非常大,木易已经开始用异能空间里的能量补充消耗了。
又等了几秒钟,木易就在决定如果在过十秒钟没有效果,就放弃对“祭祀”能力的维持时。
那个拳印终于吸收到了足够的能量,主动断绝和木易的联系消失不见。
这就完了?木易惊讶的看着什么事都没发生的图腾柱,看起来“祭祀”能力不应该使用在这里。
就在木易思考自己的能力该怎么用时,他期望里的变异终于出现了。
原本由蜥蜴人灵魂融合成的图腾柱,表面上有千百万蜥蜴人的影像,在不断的演绎着蜥蜴人生活的场景。
现在这些活动的影像突然停了下来,整根图腾柱变的就像是一个水晶制品,所有能量都凝固了。
接着一个巨大的阴阳八卦出现在图腾柱的下方,对应的是一个巨大布满符文的十二星芒阵出现在图腾柱的上方。两个巨大的能量图紧贴的图腾柱,把图腾柱牢牢的固定在中间。
随后一个同样巨大玄武虚影从地面下方浮起。
这个玄武虚影从下面托起黏在一起的图腾柱和法阵,向着天空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一只几公里长的眼睛飞去,在一阵雷光中消失不见。
天罚之眼,木易一注意那只雷电形成的眼睛,脑海里就直接浮现了这个名词,同时他也自动知道了这只眼睛的所有信息。
天罚之眼,就是蓝星所有法则的凝聚体,是法则对外来入侵者最强的反击。过去蓝星的法则因为异界门的能量掩护,没有发现蜥蜴人图腾柱这颗入侵世界的毒牙。
现在图腾柱入侵被木易用“祭祀”能力标记出来,献祭给蓝星法则。
蓝星的法则发现蜥蜴人灵魂图腾柱后,立即拉起最高警报,凝聚出天罚之眼吞噬消灭入侵者。
至于为什么蜥蜴人的图腾柱会引起法则的最高警报,凝聚出天罚之眼消灭图腾柱。
木易也不知道原因,他猜测可能是灵魂的入侵是法则层面上的,是对蓝星从法则根源上产生入侵破坏,和普通的兽潮入侵完全不一样。
具体怎么回事还不是他现在这个弱小的法则“游神”可以知道的,他现在唯一清楚的是,因为“祭祀”了蜥蜴人的图腾柱木易收到了两份法则奖励。
一个是他的两个储存空间,直径被扩充了十倍,变成了合起来直径一公里的球空间。
而且神奇的是,这两个空间还能够分开单独使用,不像原来的空间是一个空间的不同部分。
更加巨大的变化是,他的储存空间里凝聚出了太阳的投影。
太阳的投影发出了和自然恒星一样的的光芒,照亮了原本没有一丝光芒的储存空间。
太阳光让木易的储存空间里有了产生自然能量循环的基础。
阳光,水,收集到的土壤,植物可以正常生长,木易的储存空间变成生命可以长期生存的次位面。
另有一个奖励是,因为木易借助天罚之眼一次性净化了超过1200万个灵魂,他的阴神等级直接被法则提升,成为了“日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