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奇怪的任命(四) (第2/2页)
杨峰依旧骑着那匹大洋马,威风凛凛。狗剩子呢,还是骑着他那头大黑驴,想当初,狗剩子还是个瘦弱的小孩,如今已然长成了一个体格彪悍的青年,武装带上挂着那把南部十四式手枪,看上去倒也颇有几分威风劲儿。
部队行进速度极快,第一天就走了一百七八十里地,这般速度着实不慢,这可多亏了马匹数量比较多,拉着物资、载着士兵,一路顺畅前行。
到了晚间,部队在河边扎营宿营。此时正值5月中旬,河边的气温颇为凉爽宜人,只是蚊子着实多了些,让人有些厌烦。
这里还得提一点,以前部队里的士兵不太讲究卫生,身上常常长满虱子。不过自打杨峰来到部队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格外重视士兵的个人卫生,不仅专门买了除虫剂给士兵们的衣服消毒,还严令禁止士兵留长发,现在大家不是光头就是留着寸头,干净利落。而且每个士兵都配备了两三套军装,能轮换着穿,所以士兵们看上去都十分整洁干净。
起初,那些士兵觉得杨峰要求注重个人卫生挺麻烦的,心里很是不理解。可日子一长,他们切实感受到身体清爽了许多,浑身都舒坦,慢慢地也就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再看到别的部队那邋里邋遢的模样,他们反倒觉得不习惯、挺别扭的了。
到了晚上,部队的伙食依旧很不错。毕竟司令部送来了不少肉食,当时就用盐腌了好多起来。眼下天气越来越热,得赶紧把这些腌肉吃掉,不然容易坏了。士兵们对此可高兴了,毕竟不是每个士兵都盼着成天在战场上跟鬼子拼杀。他们之所以心甘情愿跟随杨峰,就是觉得杨峰是个好长官,跟着他能吃饱穿暖,还能按时领到军饷,这就够了。
杨峰心里很明白这些士兵的想法,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基本上都是文盲,哪有那么多崇高的思想和远大抱负呀。对他们来说,能让自己吃饱饭,给家里人创造好一点的生活条件,这才是内心最渴望的事儿呢。
晚饭后,众人虽疲惫不堪,可仍有一群士兵簇拥在一位老兵身旁。其中一个叫狗蛋的士兵,满脸堆笑地对老兵说道:“四哥,讲段书呗,给兄弟们解解乏。”周围的士兵瞬间来了精神,纷纷凑上前,笑着附和:“是啊,四哥,讲一段吧。”
这位被称作徐四的老兵,年近四十,他环顾一圈身旁的兄弟们,笑着反问:“走了一天路,怪累人的,兄弟们难道不累吗?”士兵们却扯着嗓子喊道:“老徐,四哥,您就讲一段吧,我们可最爱听您讲评书啦!”
徐四抽出腰间的烟袋,从荷包里熟练地装上烟丝,旁边的士兵赶忙掏出火柴,殷勤地为他点上。徐四猛地吸了一口,吐出一团烟雾,应道:“好嘞,那我就给兄弟们说一段。”身旁的士兵深知他的习惯,立刻将随身携带的小方桌搬了过来。徐四从兜里掏出一块醒木,“啪”的一声拍在小方桌上,朗声道:“好!上回书说到,杨家将七郎八虎闯幽州。”
一群士兵听得聚精会神。徐四出身说书世家,父亲本是颇有名气的说书艺人。然而,自从鬼子侵占了他的家乡,亲人惨遭杀害,他与弟弟愤而参军,最终辗转来到杨峰的部队。平日里,为了给兄弟们解闷,他时常讲评书,因此在士兵中极受爱戴。
此时,杨峰正带着警卫人员四处巡视,来到此处,便看见一大群士兵正聚精会神地听徐四讲杨家将的故事,他在不远处停下了脚步。
徐四一张嘴,杨家将的故事就像被施了魔法,从他口中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他口齿伶俐,声音洪亮如洪钟,每个字都像是带着独特的魔力,将战场上的厮杀、杨家将的英勇,描绘得栩栩如生。士兵们围坐在四周,听得如痴如醉,随着他的讲述时而紧张握拳,时而血脉偾张,仿佛亲眼目睹了杨家将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
杨峰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不禁点头称赞,对身旁的孙先生感慨道:“这徐四还真是个人才,看来他这说书的手艺是得了真传啊。”孙先生轻轻一笑,眼中流露出一丝惋惜,缓缓说道:“是啊,听闻徐四出身曲艺世家,原本家境殷实。可惜,后来鬼子打进了他的家乡,一夜之间,一大家子人惨遭杀害。那时,他和弟弟正好外出说书,才侥幸逃过一劫。经历如此惨祸,兄弟俩愤而参军。唉,真是可怜呐。”
孙先生顿了顿,接着说道:“他弟弟比他小七八岁,性格和他截然不同,不爱说话,性子孤僻,估计是受了太大的刺激。不过,这徐四不仅书说得好,打起仗来更是勇猛无比,上次亲手干掉了两个鬼子。他弟弟也不差,同样勇敢无畏,这兄弟俩,真是让人佩服。”
杨峰再次点头,看着士兵们聚精会神的模样,不愿打扰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欢乐,便带着警卫和孙先生,悄然转身,继续巡营去了。
徐四接连讲了两段故事,只觉口干舌燥,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开口道:“兄弟们,行了,大家听得也都过瘾了,明天还要赶路,赶紧休息吧。”众人却仍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狗蛋满脸堆笑,问道:“四哥,你说杨家将各个都是英雄好汉,咱们团长也姓杨,你说咱们司令会不会是杨六郎的后代呀?”这话一出口,旁边的士兵顿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我看就是!咱们团长打仗那叫一个勇猛,对咱们又这么好,一看就有杨家将的风范,指定是杨家将的后人。” 其他士兵纷纷点头,随声附和。徐四嘴角含笑,点头应道:“我瞧着也像,说不定咱们团长就是杨宗保的后人呢。行了,别聊了,赶紧休息。”
一旁的炊事员听了半天,这时也笑着催促:“快去打水洗脚啦,不然明天腿都迈不动道!”士兵们哄然散开,各自拿着盆去打水准备洗脚。自从杨峰下达了晚上睡觉前必须用热水烫脚的命令后,大家都一丝不苟地执行。嘿,你还别说,白天打了绑腿,晚上再洗完脚,第二天赶路都格外轻松。要是搁以前,脚底磨出泡,走路可就费劲多了。不过如今部队马车众多,战士们大多时候都能坐车,倒也免去了不少旅途的劳累。骑兵们一边走一边讨论,他们还得去照料自己的战马呢,别人伺候,他们可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