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人间一隅 > 第86章 安排姜馨月

第86章 安排姜馨月 (第2/2页)

说干就干,姜馨兰带着一万启动资金,回家做二老工作。我直接带姜馨月去省会见苏玉丽。

周六,姜老师不太放心,请假和我一起带姜馨月去了省会。高晓辉夫妇热情招待,如电话里商量的,一一应承下来。苏玉丽对姜馨月十分喜爱,本来也只相差四五岁,除了做生意风风火火,苏玉丽其实也就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小女子,两人都是快人快语,一问一答间,机关枪一样的语速,让我和姜老师相对苦笑,竟然有些听不明白。

苏玉丽对姜馨月十分满意,表示要好好培养,竟然还有想要她留在省会的意思。私下对我说,好好培养一下,看看能不能和她弟弟苏正碰撞出点儿火花来。我一听心中大惊,这个家伙可不行,别看现在老老实实,骨子里却是个花花公子。嘴上不说什么,毕竟俩人都还小,心中却更坚定了让她回去发展的念头。

毕竟,这里还有点儿小小的私心:姐妹二人,我把老大带走了,还有老二在家不是,要是俩女儿全飞了,二老就有些凄惨了。

说是先货后款,我还是给高晓辉夫妇留下了一万块货款。毕竟做生意都不容易。

一切安排妥当,留下姜馨月,周日,我和姜老师二人返程,直接回了罗港。

姜馨兰已经回来了,我们俩先斩后奏,本钱都带回去了,二老也无话可说。只好动了起来,开始寻找摊位,注册证照。听姜馨兰所言,姜爸爸被胡书记摆了一道,找个由头,上纲上线,免了职务,不免心中愤闷。

其实这几年村支书是最不好做的,九十年代,改开渐渐深入,是机遇也是挑战。经济转型的阵痛和负担,最终还是有一大部分转嫁给了最广阔的农村和最纯朴的农民。几千年都如此,不必太多讨论。只不过负担越来越重,基层工作也越来越不好做,再做下去,手软,得罪领导,手硬,得罪乡邻,得不偿失。

所幸姜爸做过好多年村支书,也是场面人,这些杂事难不倒他,也能让人放心。还有就是他心里憋着一口气,这反倒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想要证明自己,找回面子的机会。再说准女婿出钱,虽然面上无光,但这是自家生意,所以不遗余力。姜爸表示一周内摊位,装修搞定,只等馨月回来上货,开始赚钱大计。同时,也试试这个自小调皮叛逆的二女儿,到底是不是做生意的料子。

姜馨兰有些不高兴。她其实也是个外柔内刚的性子,自从我俩私下确定关系,就没有再想让她花家里钱。虽然我无所谓,甚至因为前世因果,恨不得给她全部身家。她也很感激享受我的宠爱,但是还是坚持不接受,只不过是我坚持把应急的钱放在她背包里,她也只好照顾我的心情。

所以一开始,姜馨兰并没有拿出我给她的启动资金。一是想着我帮了这么大忙,找到了路子,家里应该出钱支持,二是她对家庭经济情况过于乐观了。即便父亲做了多年村官,看似风光,却也是外光里慌。毕竟一大家子人开销,这时代的村官又没有工资,集体的那一点点资产,也不是随便就能划拉到自己腰包里的。所以并没有多少积蓄。

姜爸爸犹犹豫豫,下不了决心。当姜馨兰把钱拿出来,才确定下来。

这让姜馨兰心中十分不满,却也无可奈何。气急之下,直接向父亲摊牌,生意是我们的,赔是我们的,赚了也是我们的,算好账,我们给月月发工资。直接把姜爸爸气得要掀桌子。

好在姜妈妈也上过几年学,安抚父女二人之余,也是气结,这闺女不能留了。

这大概就是女生外向吧。

我嘿嘿笑着安慰姜馨兰:一家人,不要计较这个,她们过好了,往后不麻烦我们不是?格局要打开。

姜馨兰幽幽叹气,家家都不易。个中细节,不足与外人道。

我想起前世家中衰败,种种不堪,冷热酸涩,只有局中人才能明白。如今有能力,有机会,当然不能再重演。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赚钱的机会有大把,过分看重钱财,从来不是我的性格,两世为人,皆是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