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工科生的华娱 > 第二百二十五章 《自然》与论文

第二百二十五章 《自然》与论文 (第2/2页)

自此,直接宣告生长法项目胜利完成都没太多毛病。

但事实上,整个生长法项目才算刚刚开始呢,各种子项目如火如荼,大分子,小分子,有机,无机的各种晶体,纤维都将在这一平台上不断地产出着。

有了这一平台,几乎可以说,化学,材料,电子几个系未来几年都不会缺高质量论文。

就好像一个电镜,随随便便也能出几篇一区ScI,顶刊也可以想象一下。而一套生长法的平台,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然以后不见得会有《自然》这样的顶刊,但即便现在,各种一区ScI的投稿已经不在少数了,分领域的顶刊也有一篇关于纤维性结构的论文正在评审中。

可以预料的未来几个月,将是水木论文的丰收时段,不少于十篇的ScI一区论文在短时间内诞生于同一所大学,在学术圈内,绝对是一个核弹级的效果。

恐怕到时候,不仅仅是国内,连国际上都会投来觊觎的目光,这就需要水木自己做准备了。

这种生长法的实验设备能否出售,是否限售都需要和国家高层保密部门进行沟通,最终才能确定这种实验设备的未来走向。

不过在所有的待发论文中,王旭最感兴趣的其实是关于激光二极管和光学传感器的论文,因为这两个课题,并不是生长法的原生项目,而是属于衍生项目。

具体来说,就是那种,王旭自己也不知道详细流程,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提出技术可行性,然后由水木的年轻学者们实打实地进行研究的项目。

对于外人而言,这些项目无论从难度还是从影响力来看都要小于核心的那些原生课题。

但对于王旭而言,只有这些课题,才是真正培养华夏科学家的起飞的跑道。

王旭和学校里都商量过了,原生课题,每个教授最多参与一次。

这种研究其实就是挂名捡成果的,王旭愿意让,你可以捡,但别管大小,都算不得真本事。

送人情可以,但每人最多一次,别没完没了,你真把自己当专家了。别人吹可以,偶尔装个杯也没问题,但你不能自己真的没数。

而衍生课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你的真实水平到底如何,看哪个才能看得出来。

所以,包括段教授在内的很多完成了原生课题的教授们,现在都在忙活各种衍生课题,这种研究就回归到了正常科研流程之中了。

各种讨论会,研讨会,肉眼可见地增多了起来。

——

(还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