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工科生的华娱 > 第四十二章 电镜(一)

第四十二章 电镜(一) (第2/2页)

“吃过了,你也够早的。”张师兄很礼貌地回答,他已经和这个小师弟有过几次接触了,彼此并不陌生。

而且他的老师段教授也提醒过他,不要用对待普通本科生的态度对待这个小师弟,这是个相当成熟的人,而且特别能折腾。

学术圈里八卦之风其实也不小,虽然不像娱乐圈那么明目张胆,但是哪里都不会缺少看热闹的人,更何况严重缺乏娱乐生活的学术圈呢。

所以,王旭那点故事早就在材料系传遍了,毕竟折腾了个很重要的项目的本科生确实很少见,何况他还高,还帅。

张宏宇个子挺高的,起码有一米八,齐鲁枣庄人,在帝都待了七八年,却依然不改那一口乡音。弄得每一个刚和他接触的人,第一句话就是打听他是哪里人。

可以说,他为在水木弘扬家乡的名字和方言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好在,齐鲁话不是很容易把别人带歪,至少王旭没看到管聊天叫“拉呱”的师兄,倒是满口“你瞅啥”的不少。

今天的实验其实没王旭什么事情,所有操作都是由张师兄负责的,一会儿段教授也会过来,这个设备还很新,也很贵,段教授宝贝得不行,即便是操作过很多次的张师兄他都不放心。

其实段教授还很年轻,四十多岁的年纪,三十多岁的样子,看起来很有活力。

他是隔壁帝大的本科,八几年自费出国。应该是第一批自费出国的学生之一,读的丑国麻省理工的博士,全靠奖学金和刷盘子三年就拿下了学位。

在海外待了四年,出过几篇核刊,拿过一个丑国什么协会的青年科学家奖,履历很是显赫,但细数成就也就一般般。去年初才正式入职,系里直接给了副教授的头衔,负责组建凝聚态的实验室,算是引进人才的特殊优待。

段教授对王旭的实验很重视,在王旭的宣讲之后,他回去非常仔细地进行了检索和思考,认为这个方向真的很有搞头,哪怕仅仅是确定片状石墨的厚度极限,都可以出一篇不错的sci了。

对了,这会儿的讲师教授的考核压力还没多大,靠着翻译国外论文混日子的讲师教授不要太多。不过这也是必然,一是人才的断层,二是科技的断层,那段特殊时间祸害的可不仅仅是写小说的。

从改开以来,可以说整个学术界都在忙着找补呢,翻译论文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程,这会儿的本科生英语水平还不足以流畅地阅读国外的论文。

王旭帮着张师兄先打扫实验室外间。不像后世扫描电镜几乎普及的时代,现在的扫描电镜设备是放置在无尘室里的。

整个实验室有三个部分,最外面换衣间和外界连通,中间有个吹风的通道,然后才进入无尘室,到那里才能看到设备。

这里有专职的设备维护人员,不过他们长期在里面,外面部分的清洁就直接让来试验的学生干了。

王旭他们打扫的就是外间,换衣服的那个房间。至于里面,每次都需要专门人员清理,扫地的都是硕士起步。

要么怎么说那会儿的实验室更麻烦呢,你没看连无线电实验室都要专门的防静电地板,进出都得专门换衣服,换拖鞋才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