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辐射病 (第2/2页)
张晓草用手势示意高天暂时不要说话,自己则道,“核辐射让人闻风丧胆,它的具体危害到底是什么?除了躲起来,就没有其他的应对方法吗?”
李奚轻咳了一下,缓缓道,“我们通常所说的辐射,是指放射性物质释放出了a粒子、β粒子、γ射线等。
无论是体表接触还是通过呼吸、饮食进入体内后,放射性物质在释放辐射时,其高能量粒子和射线都会直接损伤细胞,或间接干扰细胞功能,进而带来机体和组织的损伤,这就是辐射病。
北边是核工业大国,很早就开始发展核电工业,他们的核电站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建设的,因为技术能力、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不同,核电站所使用的放射性燃料也不同,所以泄露在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很复杂,我们还没有能力分析具体成分,但不管是哪种放射性物质,都会释放放射性粒子和射线。
放射性粒子和射线的电离作用能够破坏细胞内dNA、蛋白质和脂质的细胞结构,导致组织损伤,能够使dNA链断裂,干扰细胞功能,导致细胞直接死亡或癌变,能够使机体内水分子电离,产生大量自由基,继而破坏细胞膜、蛋白质和dNA,能够通过干扰细胞分裂,导致染色体畸变,增加遗传性疾病和癌症的发生几率。
放射性物质颗粒微小,一旦进入体内就很难排出,能够持续对机体造成损伤。
个别靶向药物能够把特定的放射性物质排出体外,但是,散在于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很复杂,且无法测定,没办法选择合适的靶向药,而且,这类药物受众很小,一般都根据靶向放射物的种类,发给了特定的核电站工作人员及周边居民,市面上很少有流通,所以,我们不可能得到这类特效药,一旦出现辐射病,就只能对症支持治疗。
放射性物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在被释放到空气中后,直接或者依附在粉尘颗粒上,会随着空气流动,扩散到周边地区,因为结构细微,它能够完全地融合在环境中。
所以客观的讲,不存在完全有效的防范措施,我们躲在地下也只是尽量减少了与放射性物质的直接接触,人离不开空气和水,在现有条件下,是不可能杜绝与放射性物质的接触的。”
沉寂了好一会,马琪低声问道,“西北风带来了北边的放射性物质,是不是明年开春风向转变后,环境中的辐射值就会降低?”
李奚回答道,“是有这种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性是辐射值继续增高。北边这些年国力减退,但核电技术始终处在世界领先位置,他的核电站发生了泄露,其他各国的核电站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迟早也会发生爆炸和泄露。
由于冷却工艺和技术标准不同,有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会直接泄露在空气中,有些则会泄露进大海或者地下水中,不管是哪种泄露方式,因为结构微小,放射性物质迟早都能通过洋流、气流进入到整个地球大气环境的循环中。
不同地区的辐射值会因为气候、地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讲,地球表面的辐射值会在几年到几十年内持续上升,直到所有的核电站停止释放,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才能达到峰值和平衡。之后,随着放射性物质的衰变,环境中的辐射值才能缓慢下降,这个周期可能会维持几十年至几百年。”
对讲机两边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似乎都被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