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宫阙弦音第二部 > 第81 集皇子的教育

第81 集皇子的教育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宫阙弦音第二部!

在金碧辉煌的皇宫之中,岁月宛如潺潺流水,悄无声息却又一刻不停地流淌着。皇帝与柳婉清所生的皇子,已然从那个尚在襁褓中咿呀学语的幼童,渐渐成长为一个眉眼间透着机灵劲儿的小小少年了。

皇帝身为一国之君,心里十分清楚,皇子的未来关乎着整个江山社稷的兴衰荣辱。所以,对于皇子的教育,他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懈怠,反而视作重中之重,事必躬亲。早在皇子刚到了该启蒙的年纪,皇帝便在朝堂之上,当着诸位大臣的面,郑重地提出了要为皇子挑选老师一事。

那一日,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又热烈。大臣们纷纷举荐自己心中合适的人选,有的推举德高望重、学富五车的老翰林,说其一生浸淫在经史子集之中,必能将满腹的学识倾囊相授给皇子;有的则推荐了曾在地方上颇有政绩,深知民间疾苦的官员,觉得让皇子了解百姓生活,知晓治国理政的实际操作,才是最要紧的。皇帝坐在那高高的龙椅之上,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举荐,时而微微点头,时而皱眉思索,那明黄色的龙袍在阳光下闪烁着威严的光泽。

最终,经过多番考量,皇帝选定了一位名叫苏文渊的大学士。这位苏大学士,出身书香门第,家中三代皆是朝堂上的清流砥柱,自幼便有神童之称,小小年纪便将诸子百家的典籍背得滚瓜烂熟,成年后更是凭借着出众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一路过关斩将,夺得头筹,入朝为官后,也一直秉持着清正廉洁的作风,为朝廷出谋划策,在诸多国策的制定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功劳。皇帝觉得,由这样一位学识渊博又品行端正的人来教导皇子,定能让皇子受益匪浅。

苏文渊接到皇帝的旨意后,诚惶诚恐地进宫谢恩。他深知这份责任的重大,这不仅仅是教导一个普通的孩童,那可是未来有可能主宰天下的皇子啊,稍有差池,那便是万劫不复的罪过。

初次见到皇子时,苏文渊被眼前这个孩子的模样给打动了。皇子生得眉清目秀,一双眼睛犹如黑宝石般明亮,透着聪慧的光芒,行礼时也是规规矩矩,颇有皇家的风范。苏文渊心中暗喜,觉得这孩子天生就是块读书的好料子,当下便对教导皇子一事充满了信心。

授课的日子就这样开始了。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只是淡淡地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皇子便已洗漱完毕,身着整洁的衣裳,端坐在书房之中,等待着苏文渊的到来。苏文渊的教学极为严谨,他先是从最基础的《三字经》《百家姓》开始,逐字逐句地为皇子讲解其中蕴含的深意,告诉皇子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以及祖宗传承下来的文化根基。皇子听得十分认真,那小小的脑袋里仿佛装着无穷无尽的好奇,总是会在苏文渊讲解完后,提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

有时候,苏文渊讲解到一些历史典故,比如尧舜禹禅让的故事,皇子便会睁大眼睛,好奇地问:“先生,那为何如今不是禅让,而是由父皇做皇帝呀?”苏文渊先是一愣,随后笑着耐心解释道:“殿下,时代不同了呀,如今乃是我朝,是陛下凭借着自身的雄才大略,还有先帝的恩泽,顺应天命,承接这大统,为的就是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安稳富足的日子呢。”皇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接着追问一些细节,那好学的模样让苏文渊越发觉得这孩子将来定有大出息。

而除了苏文渊的教导,柳婉清作为皇子的生母,也时刻不忘对皇子进行品德方面的教育。她常常会在皇子下了课,陪着皇子在御花园中散步时,轻声细语地和他说着那些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御花园中的花开得正艳,姹紫嫣红的一片,煞是好看。皇子在花丛间嬉戏玩耍,不小心踩到了一朵刚冒出头的小花,那花朵瞬间就被踩扁了,花瓣散落了一地。皇子见状,先是一愣,随后有些不以为意,毕竟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朵小小的花罢了。柳婉清看到这一幕,便走了过去,蹲下身子,捡起那被踩坏的花朵,看着皇子,语重心长地说:“儿啊,这花儿虽小,可也是这世间生灵的一种呀,它努力地从土里钻出来,本想着绽放自己的美丽,却被你这一脚给毁了,就如同这世上的百姓,每个人都在努力地生活着,若是有人随意践踏他们的生活,那该有多可怜呀。你身为皇子,将来可能要肩负起整个天下,更要懂得仁爱,对世间万物都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呀。”

皇子听了母亲的话,小脸一下子变得通红,他低下头,愧疚地说:“母后,孩儿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柳婉清欣慰地摸了摸皇子的头,又接着说道:“知错能改便是好孩子,而且你要记住,担当也是极为重要的,不管是做了好事还是错事,都要勇于去面对,去承担相应的后果,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让人敬重的人呀。”皇子用力地点点头,将母亲的这些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皇子在学问上的进步可谓是突飞猛进。苏文渊开始教授他《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皇子不仅能将那些晦涩难懂的语句背得通顺流畅,还能结合着先生讲解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一番见解来。有时候,连苏文渊都不禁为皇子的聪慧而感到惊叹,觉得这孩子的悟性远超常人。

在朝堂之上,皇帝也时常会关心皇子的学业情况。他会在处理完政务后,将苏文渊召进宫来,详细地询问皇子最近学了些什么,学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足之处需要改进。苏文渊总是如实相告,将皇子的优点和进步之处夸赞一番,同时也会指出一些还需要继续加强的地方,比如皇子有时候思考问题过于急躁,没有深入探究就急于得出结论。皇帝听后,便会和苏文渊一起商讨该如何引导皇子改正这些小毛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