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宫阙弦音第二部 > 第59 集:嫌疑人的出现

第59 集:嫌疑人的出现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宫阙弦音第二部!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名叫李尚书的大臣进入了柳婉清和皇帝的视线。李尚书在朝中势力不小,且与边疆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柳婉清和皇帝决定不动声色,继续收集证据。然而,李尚书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开始暗中活动,试图掩盖自己的罪行。

柳婉清身处后宫,却时刻心系着这桩关乎大启朝安危的大事。她遣派了身边最为得力且行事极为隐秘的心腹宫女翠柳,让其悄悄去盯着李尚书府的动静。翠柳身手敏捷,又心思细腻,是这等探查之事的合适人选。

翠柳乔装成寻常百姓家的丫鬟模样,每日守在李尚书府附近的街巷。她发现,这几日李尚书府进出的人愈发频繁了起来,而且多是些看着神秘兮兮的人物,穿着打扮虽普通,但举手投足间却透着一股不寻常的气息,似是刻意在隐藏着什么。

一日,翠柳瞧见一位身着黑袍、头戴斗笠的男子,趁着天色未亮,从李尚书府的侧门匆匆而入。那男子走路极快,还不时回头张望,仿佛生怕被人瞧见。翠柳觉得此人定有蹊跷,待那男子进入府中后,她便悄悄绕到府院墙边,寻了一处隐蔽的角落,施展轻功跃上了墙头,借着院内树木的遮掩,观察着院内的动静。

只见那黑袍男子被李尚书的亲信引入了书房,不多时,书房的门便紧紧关上了。翠柳心中焦急,她深知这书房里的谈话或许就是关键所在,可自己贸然靠近,恐被发现,只能在附近耐心等待着,盼着能探听到些许有用的消息。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书房的门终于打开了,黑袍男子神色略显慌张地走了出来,手里似乎还紧握着什么东西,藏在黑袍之下。李尚书亲自将其送至门口,低声叮嘱了几句,那黑袍男子便匆匆离去。

翠柳不敢耽搁,待黑袍男子出了府门,她便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那黑袍男子在街巷中七拐八绕,像是有意在甩掉可能的跟踪之人,幸好翠柳轻功卓绝,始终与他保持着一段距离,没有被发觉。

最终,黑袍男子来到了京城郊外一处偏僻的庄子前,他左右看了看,确认无人后,才进入庄子。翠柳记下了庄子的位置,便赶忙回宫向柳婉清复命。

柳婉清听闻翠柳的汇报,心中越发觉得这李尚书有鬼,那黑袍男子去的庄子必定藏着什么秘密。她思索片刻后,决定将此事告知皇帝。

皇帝听了柳婉清的讲述,眉头紧皱,脸色愈发阴沉。他深知此事不能再拖,若是让李尚书将证据销毁或者做出更不利朝廷的举动,那后果不堪设想。当下,他便密令自己最为信任的御前侍卫统领赵风,带一队精锐暗中去探查那郊外的庄子。

赵风领命后,不敢有丝毫懈怠,挑选了数名身手高强且善于隐匿踪迹的侍卫,换上便装,趁着夜色向那庄子赶去。

到了庄子附近,赵风等人发现庄子四周看似平静,实则暗哨林立。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暗哨,慢慢靠近庄子。好不容易潜入庄子内,却发现里面的布局极为复杂,房屋众多,一时之间竟不知该从何处查起。

赵风示意众人分散开来,各自寻找可疑之处。其中一名侍卫在一间看似仓库的屋子后发现了一处隐秘的地窖入口,入口处有新翻动的泥土痕迹,显然近期有人频繁进出。

赵风等人悄悄进入地窖,里面弥漫着一股潮湿腐朽的气味。借着火折子微弱的光亮,他们看到地窖里堆满了木箱。打开其中一箱,竟发现里面全是金银财宝,还有一些信件,赵风粗略翻看了几封,发现上面提及了与边疆小国交易的内容,虽言辞隐晦,但联系当下的局势,已然能猜出这李尚书确实在与外敌勾结,图谋不轨。

就在这时,地窖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似是有人察觉到了异样,前来查看。赵风当机立断,让一名侍卫带着信件先行离开,回皇宫向皇帝禀报,自己则带着其余侍卫留下来,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敌人。

不多时,一群手持利刃的黑衣人冲了进来,二话不说便朝着赵风等人攻来。赵风等人不愧是御前精锐,立刻拔刀迎敌,一时间,地窖内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

赵风武艺高强,手中长剑舞得密不透风,接连砍倒了数名黑衣人,但对方人数众多,且个个凶狠,渐渐的,赵风等人开始有些吃力。

而另一边,那名带着信件回皇宫的侍卫不敢停歇,一路快马加鞭,终于赶到了皇宫。皇帝和柳婉清听闻消息后,心急如焚,一方面担心赵风等人的安危,另一方面也深知这证据到手,必须尽快采取行动,以免夜长梦多。

皇帝立刻召集了几位心腹大臣,将信件的内容展示给他们看,大臣们见此,皆是又惊又怒,纷纷表示要即刻将李尚书拿下问罪。

皇帝却摆摆手,沉声道:“如今证据虽有,但还不够确凿全面,那李尚书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若不能一网打尽,恐会再生事端。”

于是,众人商议后决定,先派人暗中监视李尚书及其党羽的一举一动,同时让大理寺卿尽快梳理出与李尚书往来密切之人的名单,准备来一场彻底的清查。

再说那地窖中的赵风等人,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摆脱了黑衣人的纠缠。不过,他们也都或多或少受了些伤,赵风看着受伤的兄弟们,心中满是愤恨,发誓定要让李尚书付出代价。

李尚书这边,自从那黑袍男子从庄子回来后,他便一直心绪不宁。虽然已经安排了人手去处理庄子里的事,但心中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在府中来回踱步,思索着应对之策。

他深知自己与边疆小国的勾当一旦被彻底揭露,那便是灭顶之灾。这些年,他被权力和财富蒙蔽了双眼,一步步陷入了这叛国的深渊,如今想要抽身,却已然是难上加难。

他叫来自己的心腹谋士,忧心忡忡地说道:“如今怕是已经引起了皇帝的注意,那庄子里的东西虽说已派人去处理,可万一有个闪失,咱们可就全完了。”

谋士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道:“大人,当下之计,要么尽快销毁所有证据,让皇帝抓不到把柄;要么就想办法反咬一口,将这祸水引到别人身上去。”

李尚书微微点头,觉得谋士所言有理,可这两条路实施起来都困难重重。销毁证据,怕已经来不及了;而反咬一口,又得找一个合适的替罪羊,还得做得天衣无缝,着实不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