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6 关陇勋贵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大唐协律郎!
关陇老钱们的嚣张跋扈,张岱这一次是真见识到了。以前他还觉得李林甫口蜜腹剑、心机险恶,现在只觉得这家伙杀的还是有点少。
就看韦坚杀马泄愤那凶狠暴戾的样子,不清楚的还以为这货受了多大委屈,结果只是因为在自己这里没抖开威风,看样子便已经将这家伙给得罪了。
自从出了李林甫那一档子事儿,张岱倒也不指望能够与其亲友们和气相处,但是这种加深仇怨的方式,还是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只觉得这些货是真有病。
关陇贵族群体在唐代政局中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他们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魏时期。
当时西魏权臣宇文泰立足关中、建立起六柱国十二大将军为主体的府兵军事体系,从而将一众关陇军事贵族们团结起来,以此为政权武力基础完成逆袭,并最终由继承这一体系的隋朝完成了天下的统一。
唐朝同样也是以此渊源而建立起来,历经朝代的转变之后,这些关陇军事贵族彼此之间也在互相融合,关系变得越发亲密。
到如今的盛唐时期,尽管府兵制这一基础早已崩溃,但这些关陇贵族们也已经演变为政治与贵戚家族,继续在唐代政局上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尤其是在开元以前的各个政变当中,这些人也发挥出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李林甫的舅舅、韦坚的岳父姜皎,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支持者,追随其发动先天政变、铲除太平公主势力。
这些人往往利用地域籍贯、婚配联姻构成了一个蛛网密结的复杂关系网,这一点与关东贵族也有些类似,是中古政治家族维持社会关系与影响力通常会使用的方法。
不过他们也并非铁板一块,彼此间也存在着非常激烈的争斗。比如姜皎这个元从宠臣,就因参与废后而被王皇后兄长王仁皎打击至死。而李林甫更是在天宝年间构陷韦坚,几乎使其灭族。
京兆韦氏在关陇贵族当中也是属于最为顶层的存在,尤其在进入唐朝之后,韦氏无论是作为朝臣还是勋戚都非常的重要。
就拿韦坚来说,他的姐姐为薛王妃,妹妹则嫁给忠王李浚,即日后的皇太子李亨,而他自己则娶了姜皎之女,将关陇贵族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展现的淋漓尽致。
有这样的家世与人际关系,韦坚心高气傲、眼高于顶自然也是非常正常的。
但关陇贵族固然是有着非常优越的出身和起点,可以保证他们有一个远高于时流的下限,但上限老实说并不怎么高。
甚至于在长孙无忌之后,这个群体当中几乎都没能再出现一个能够统合各方、中枢执政的强势代表人物,大部分都属于吃老底都吃的糊里糊涂。
关陇贵族固然不可视作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但哪怕仅仅只是他们各自所拥有的复杂关系网络,就足以让普通人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得罪。
当然这是在没有严重利益冲突的情况下,而之前李林甫那一次,张岱不努力、自己就得下场凄惨,自然也不怕得罪李林甫。
韦坚这一次则纯粹就是这货自己脑壳有包,加上不把张岱放在眼里,或许还在为他亲戚李林甫鸣不平,也并非张岱主动惹他。
既然都这样了,多想也无益,起码现在韦坚把自己的坐骑赔了过来,张岱总没有吃亏。至于未来多加小心些,需要认真发展一下人脉,让自己也变得得道多助起来,倒不必为此忧怅不安。
不过王元宝跟韦坚厮混在一起,倒让张岱有些好奇。虽然他们都是长安老乡,但彼此身份悬殊,凑在一起还是挺让人意外的。
正好牙郎魏林正在宅中,张岱便将他唤来又询问道:“王元宝那柜坊营生,经营的如何了?”
“汴渠不通,江淮租物难能北上,之前王元宝往汴州疏通事宜,原本群徒猜测其事或许还能有转机。
但今朝廷人事变革,另择别员任职汴州刺史,都下人人都说王元宝此番用功不成、天人加害,恐怕是基业难保了!”
王玉宝作为一个过境强龙,很受洛阳时流的关注,魏林对其状况也并不陌生,闻言后连忙说道:“当下南市各有资本的贾家,全都在争相入资市署,希望王氏柜坊那产业割售时能抢得先机。
在下记得日前郎君曾有置业南市之意,如果心意未改,便可运筹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