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曹县保卫战之后:梁山好汉与曹县的热血传奇 (第2/2页)
刀盾兵两两一组配合。一个拿盾挡得严严实实,就露双眼睛,那盾牌上还刻着些简单的纹路,一个从盾缝里挥大刀,刀光跟能砍碎晨雾似的。攻防节奏变来变去,一会儿猛冲,一会儿坚守,在模拟战斗里练默契。刀盾兵们则两两一组,相互配合。一方持盾防御,厚实的盾牌将身体遮蔽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双坚毅的眼睛,另一方则挥舞着大刀,从盾牌的间隙中猛然杀出,刀光霍霍,似能斩断晨雾。他们不断变换着攻防的节奏,时而快速突进,时而稳步坚守,在模拟的战斗场景中锤炼着彼此的默契。
弓箭手在营地边上列阵,弓弦拉满,箭搭弦上指着天。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箭跟飞蝗似的划过天空,带着尖啸声,准准地扎到远处靶上。靶场里,靶心周围插满箭,好多都直接穿透靶心,梁山军弓箭手就是牛!为了射得更远更准,工匠们还在改弓箭,换木头和弦材料,想让每个弓箭手都在战场上更厉害。弓箭手们在营地的一侧列阵,他们的弓弦早已拉满,箭矢搭在弦上,直指苍穹。随着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箭矢如飞蝗般划过天空,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精准地射向远处的靶标。靶场上,密密麻麻的箭支插在靶心周围,不少箭甚至直接贯穿靶心,可见梁山军弓箭手的精湛技艺。为了进一步提升射程和准度,军中的工匠们还在不断改良弓箭的设计,尝试使用不同的木材和弓弦材料,力求让每一位弓箭手都能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营地后边有个重兵守着的地儿,是火器营。火器营营地跟别的分开,周围弄了拒马和了望塔,安全得很。走进火器营,一眼就看到一排排火炮。有虎蹲炮,矮墩墩的,炮口老大,跟趴着的老虎似的,就等着吼呢;还有红夷大炮,它的炮管长,管壁厚,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比较高。红夷大炮长在 3 米左右,口径 100 - 130 毫米,重量在 1 吨以上,除了火炮。火器营中还有大量的燧火枪。枪手们正在刻苦练习射击技巧,他们手持燧火枪,单膝跪地,将燧火枪稳稳地架在肩膀上,眼睛瞄准前方的靶子。随着一声令下,火铳齐鸣,火光闪烁,刺鼻的硝烟弥漫开来。
梁山军收编的俘虏,都是朝廷军强征硬拉来当兵的。刚来的时候,吓得不行,不知道以后咋办。贾宝玉心软,说要给俘虏平等对待,跟老兵一样发粮饷,吃的也一样。伙房里,俘虏和老兵坐一块儿,吃着热乎饭,有粗粮饼、肉羹和新鲜的蔬菜。不仅如此,还安排了专门的军医为受伤的俘虏疗伤,用的都是梁山军珍藏的好药,药到病除。住宿方面,也给他们安排了干净整洁的营帐,与老兵的营帐相邻,让他们能尽快融入集体。逢年过节,还会给俘虏们发放额外的福利,像新衣裳、酒肉等。这一招,把俘虏的心稳住了,让他们知道梁山军公平厚道。在专门的训练区域,经验丰富的老兵们正严格操练着俘虏新兵。只见这些新兵们起初步伐凌乱,眼神中带着迷茫与不安。老兵们大声呵斥,示范标准动作,教导他们如何列阵,如何听从指挥。“挺胸抬头,脚步跟上节奏,不要像没头的苍蝇!”老兵严厉地喊道。俘虏新兵们在老兵的督促下,逐渐开始适应训练节奏,从最基本的站立、行走,到后来的持械动作练习。他们手中的兵器从陌生到熟悉,每一次挥舞都多了几分力量与果敢。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不少俘虏新兵已初显梁山军士兵的英姿,他们的眼神中也多了一丝坚定与忠诚,逐渐融入到梁山军这个大家庭之中,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增添新的力量。
梁山军将领知道火器重要,常去铁器作坊和火器作坊瞅瞅。贾宝玉到火器营,看着即将成型的火炮火铳,直感慨:“这些火器是咱梁山军的宝贝,用好就能赢。”他让火器营士兵好好练,注意安全,别出岔子。
将领们商量事的时候,士兵们也在忙战前准备。检查兵器装备,补铠甲,磨刀剑。有的还在兵器上刻字,写杀敌报国或者想家的话。他们知道要打的仗不好打,可为了梁山军荣誉,为了曹县百姓能过好日子,啥都不怕,往前冲就是了。
为了筹备粮草,林冲和贾宝玉兵分两路。贾宝玉在曹县忙建设新城的事。细细规划,组织人干活,想把曹县建成又结实又繁荣的地儿。林冲则带着梁山军在曹县周边溜达,到了土豪地盘,先派侦察兵摸底,看土豪有多少人,咋防守,平时干过啥坏事。一开打,梁山好汉跟疯了似的往前冲。林冲拿丈八蛇矛枪刺敌首,杨志挥宝刀无人能挡,李逵光着膀子抡板斧就往敌阵里杀,土豪的家丁护院被打得屁滚尿流。每当打下一地后,梁山军迅速召集当地百姓。林冲站在高处,大声宣告:“诸位乡亲,今梁山军到此,专为除暴安良。往日里你们有冤诉冤,有仇报仇。”一时间,百姓们纷纷哭诉。有的诉说家中田地被强占,那土豪圈地时的蛮横模样至今让人心有余悸,有的痛陈亲人被土豪迫害致死,亲人临死前的惨状历历在目。梁山军将士们认真聆听,将作恶者一一擒拿,当众宣读他们的罪行,让百姓们心中的冤屈得以伸张。
然后就是分田地。智囊们仔细量土豪田产,按各家人口和需求公平分。将士们一边分一边登记,井井有条。分田时,百姓们围在田边,眼中满是期待与感激,一位老者拉着将士的手说道:“你们真是俺们的大恩人呐!”
梁山军纪律严明,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在一次行军途中,路过一片果林,正值果子成熟季节,果香四溢。尽管士兵们长途跋涉,又渴又累,但没有一人伸手去摘树上的果子。队伍中一名新入伍的小兵,被果香诱惑,刚想伸手,就被旁边的老兵严厉制止:“我梁山军有铁的纪律,不可擅取百姓之物,你若犯了,军法处置!”小兵顿时羞愧地低下了头,队伍继续整齐前行。还有一回,梁山军借宿在一个村庄。夜里,天气寒冷,村民们担心士兵们受冻,主动拿出自家的被褥想要送给士兵们。但士兵们坚决不收,只在屋内的地上铺上干草,和衣而卧。第二天清晨,士兵们还将借住的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水缸挑满水,才整队离开。在战场上,将领的命令更是如天条一般。有一次战斗中,敌军突然使用了一种奇特的战术,队伍一时有些慌乱。但指挥官迅速调整策略,鸣金收兵。尽管有些士兵已经杀红了眼,离敌军很近,可听到鸣金声后,毫不犹豫地撤回,没有丝毫违抗。
收编土豪家丁时,这些家丁们起初还担心会受到刁难,可梁山军一视同仁,将他们纳入队伍,按照各自的特长重新编队训练。而百姓们听闻梁山军的作为后,更是纷纷自愿参军。新兵们怀着崇敬和热情加入,使得兵源越来越充足。训练场上,新兵们在老兵的带领下刻苦训练,很快便有了起色。大军集结时,一眼望去,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队列整齐划一,刀枪在阳光下闪耀寒光,威风凛凛,那股磅礴的气势仿佛能冲破云霄。
梁山军的公正仁义,像火把一样,在乱世里暖了百姓的心。备战情绪也一直高涨,梁山军士气越来越高。训练场上喊得更响,眼神里全是对胜利的渴望。将领们也给士兵打气,讲梁山军的光荣历史和使命。在这乱世,梁山军成了百姓的希望,担着为百姓求太平、为正义打仗的重任。在曹县这地儿,一场能改变命运的大事要来了,梁山军要用热血和勇气写自己的传奇。战场上硝烟弥漫,后方建设热火朝天,都显出梁山军的坚韧和智慧,在历史上肯定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