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罗天,太清老子 (第2/2页)
圣人心思千回百转,元始想起方才来大罗天之时,他于九龙沉香辇上就看到通天骑着夔牛与端坐于彩凤之上的女娲一路同行,原本还以为二人是偶遇,现在看来,怕是早有默契。
……也不知道通天用了何种手段,竟然笼络了这位圣人。
想起那殷郊、殷洪,元始心思更加烦乱,不久前广成子与赤精子来报,他们承担天命的徒儿殷郊、殷洪不知因何原因提前陨落了,他们都还来不及首徒,二人就这么死了,那封神榜之事,头一遭有了变数。又听闻教中那个当初看在其有飞熊之相的份上收入教中的豹子精申公豹,叛出了教去,入商朝做了国师,听闻其与截教那些湿卵化生的孽畜来往密切。还有截教突然有了大动作,将一部分身负孽债的弟子自教中逐出……
这一桩桩一件件,看似毫无关联,却又彰显了封神一事出现了变数。
这是元始最不愿意看见了,他阐教主张顺应天意,自己则是替天行道,如今天地间气运翻涌,变数频发,反倒是应了他通天那截教之理。
道统之争,由不得他掉以轻心,所以他此次前往大罗天,便是为了请大兄太清回昆仑山,帮自己拨乱反正。
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清原本是一家。
这世上最了解你的人,就是曾经最亲近的人。
通天自然也早已料到元始的这副德行,所以也拉着女娲来了大罗天,就是为了阻止老子出山。
自己这位大兄,道行深不可测,他是所有圣人之中最先完全斩却三尸的,如今过了无数元会,通天很合理地怀疑,自己这大兄若出手,一圣更比三圣强。
他虽有道祖赐下的诛仙四剑,却也不敢托大,更何况西方那两个秃驴也一直盯着东方玄门呢。
至于六魂幡……
那也是他的大兄二兄,不到万不得已,他绝不会动用。
“通天,你休要胡言强辩,封神榜一事,乃是天命,你截教门下鳞羽混杂,金鳌岛更是妖气冲天,教中多少门人犯下孽债,那虬首仙、灵牙仙曾吞食人族童男炼血丹,定光仙为修合欢邪法,强掳凡间男女,此等邪行,你还收他们入教!你截教子弟上榜岂不应该?若不依靠封神榜肃清寰宇,恐日后此等孽畜累及我玄门根基。”既要争吵,元始天尊嘴下自然也不再留情,直接揭了截教门人的黑历史。
说罢又看向静默不语的大兄太清。
“大兄,为我玄门正统,还需要大兄的清净之道重定阴阳啊!”
“哈!元始,你好个‘清净之道’!”通天被元始揭了短也不生气,反唇相讥道,“你玉虚宫门庭高悬,‘非先天根脚不收’,若有正法可修,他们又岂会修行邪道?你可知昆仑山下有多少求道者冻骨?我截教广开方便之门,凡有向道之心皆可渡!”
“你说顺天而行,你那座下十二金仙杀劫缠身,为何不放他们上了榜去,反而算计我截教弟子挡灾?那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正神,倒有二百七十个写着截教名讳!元始,你究竟是顺天而行,还是代天而行!?”
“代天而行”四个字犹如晴天霹雳,在这大罗天中引起一阵震荡,老子原本低垂的双眸顿时抬起,连事不关己的女娲都神色一肃,放下了手中的茶盏,冥冥之中似有一股意志被惊醒,无边伟力覆盖上了大罗天,即便圣人也没由来的感到呼吸一窒。
“够了!”太清头顶猛然显出一道金桥,其上似有双鱼游曳,一股清净柔和的力量覆盖了大罗天,将那股伟力消弭。
放下手中的芭蕉扇,太清淡淡了瞥了元始和通天一眼。
“聒噪!”二人顿感如不周山压顶,压力倍增。
“通天,以情义为网,却不知网罗尽是因果。”
“元始,以天命为刃,却不见刃锋亦伤天道。”
八卦炉中的异火熄灭,余下两枚一模一样的金丹来,丹纹呈金紫之色。
“人道皇气?”女娲眼中闪过异色,看向太清,只见其神色淡淡,似乎对于将这曾经将她拦在朝歌城外的人道皇气炼制成丹之举不以为意。
这老东西,修为愈发高深莫测了,此等手段,几乎比肩道祖……
“清静无为,至公至简,这两颗人皇丹,你们拿去,既凤鸣西岐,又是玄鸟复起,你二教便自择明主辅佐,九年之内,必见分晓,还我东方玄门一个清净。”
“……”这是谁都帮了,也谁都不会帮的意思了。
元始和通天无言,看着已经闭目养神,不欲多言的大兄,也默契地不再多说,各自收了一颗金丹,朝太清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女娲见没戏看了,也施施然站了起来,转身准备离去。
“道友何故落这一子?”身后传来老子的声音。
女娲莞尔一笑,声音泛着如冬日寒月的冷意。
“既然拉我入局,不落子岂不让人轻看了?我不比道友,功德成圣,七情皆备,五毒俱全,谁让我不痛快了,我也必不叫他好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