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临近预产期 (第2/2页)
不过在乡下过年,也有一点不太方便。只要有客来访,主家总会热情地邀请他们上炕就坐。毕竟每家窑洞的布局基本都是里外屋各有一盘宽敞的大炕,剩余空间十分狭窄,只有一米多宽的过道。要是来人不坐到炕上,就只能局促地站在狭窄的地面上了。
更让小美难以忍受的是,要是碰上爱抽烟的客人,那屋内的空气简直令人窒息的很。在丰县的边远乡下,冬日格外的寒冷,每晚睡觉前,家家户户都得在外面窗户挂上厚实的棉布帘来阻挡寒风。白天也就几乎不怎么开窗通风,导致室内空气本就不流通,客人再一抽烟,那刺鼻的烟味弥漫在密不透风的屋子里,愈发呛的人憋闷,待上一会儿就觉得胸口发闷,喘不过气来 。小美有时候只能穿上外套去外面透透气再回屋。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小美也即将迎来人生中既激动又紧张的全新阶段——她的预产期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尽管身体愈发笨重,行动多有不便,但她依旧雷打不动地坚持步行上班。这份坚持,不仅源于她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更源自她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自己的坚定信心。
孕期的日子里,小美每天往返于家和学校。这段短短十分钟的路程,成了她挑战自我的特别征程。她每走一步,都在向腹中宝宝传递坚强与乐观。她满心期待,希望宝宝能感受到,即将迎接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是一位无比坚毅、充满爱意的母亲。
“只要你觉得行,那就没问题。”郝芸笑容灿烂,眼神中满是对这位曾经室友的坚定支持。如今,宿舍里新来了一位分配到厂办公室的女大学生,郝芸不再形单影只,宿舍里又重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陪伴的温暖。
家人和朋友们从起初的满心担忧,逐渐转变为默默支持,用实际行动为小美构筑起了温暖的后盾。小美坚信,自己的这份日常坚守,是送给即将降临人世的新生命最诚挚、最特别的欢迎礼。
而黎远山这边对妻子坚持步行上班的事,始终忧心忡忡。每天清晨,当小美收拾妥当,准备出门时,他那细致入微的叮嘱便如期而至:“路上一定要格外小心,走慢点儿,要是走累了,可千万别硬撑着,随时停下来休息。特别是上下楼梯的时候,千万要集中注意力,别再像以前一样马马虎虎的。”
“知道啦,你每天都说,烦不烦呐。”方小美嘴上这么抱怨,心里却对丈夫的这份耐心佩服不已。
“哼,我要不每天念叨一遍,就你这副迷迷糊糊的样子,能记住才怪!”黎远山佯装生气的责怪妻子道。
不仅如此,每天他都会仔细检查小美的包,确保里面必备物品一应俱全:一瓶温度适宜的温开水,几块能及时补充体力的饼干,还有一张写着双方学校办公室的电话小卡片,以便她在需要时能迅速求助。虽然他无法时刻陪伴在妻子身边,但他用自己的方式,为行动不便的妻子编织起了一张无形却又无比坚实的保护网,希望她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安全。